《景观规划设计》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紧密对接广西“强首府”战略部署,立足南宁市区域发展需求,以服务地方建设为宗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深度融合“壮美广西”专业建设特色,以政治认同、人文精神、民族精神、责任担当、职业操守的德育目标为框架,精准对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着力培养兼具创新思维、扎实技术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园林景观创新型技能人才。
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厚植课程思政育人根基
课程聚焦“在建设壮美广西大背景下,培养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核心命题,紧密对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的景观规划设计类课程创建高标准的支撑点,同时强化课程思政的大局意识和服务导向。
课程以乡土景观元素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为教学切入点,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乡村风貌改造等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真实设计流程为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现场分析等5大项目模块,涵盖设计流程、构思方法等12个子任务,每个项目对应1至6个子任务。教学实施采取“三段式”育人模式:课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实现情感“固化于制”;课中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实践真做,促进能力“内化于心”;课后教师总结提升,学生拓展学习,推动素养“外化于行”。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打造“三育一体”教学阵地
课程创新构建“一个中心、四大主线、四大目标、三大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以服务壮美广西建设为宗旨,建立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中心。四大主线: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科学求实的专业态度、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识、攻坚克难的奋斗品格。四大目标:承文明积淀、树担当值守、化奋进为实、展技能于身。三大平台:强调“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第一课堂教学阵地;以超星、MOOC系列为主导的在线开放课程育人平台、以社会实践项目为抓手的第二课堂平台;以民族实践教育基地为辅助的第三课堂平台。
通过在课程建设中有机融入美育思政元素、开展各类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非遗技艺传承等一系列特色教学活动,将思政有机融入教学活动、实践活动、课余活动中,全方位打造“三育一体”的教学阵地。
拓展思政建设方法路径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深度融合高职教育特色,通过系统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科学设计学习情境,采取翻转课堂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活动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式教学、案例教学、PBL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职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体现在:严格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个阶段的教学流程,构建了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以实际设计项目为引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
面向未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与地方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探索与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广西乃至全国园林景观领域输送更多政治素养过硬、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壮美广西”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欧超阳)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