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数据要素流动对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的影响
创始人
2025-07-22 05:45:31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刘溪

数字经济作为新发展势能,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驱动力量和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往往通过技术赋能助力数字经济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模式,对解码数字经济发展新活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高地的现实需要。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新一轮科技改革浪潮的出现,数字经济要逐渐发展壮大,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固然重要,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必不可少,只有二者协同发力,才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因此,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机遇,探索“人工智能+”多重实践进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夯实数字基座,强化数据流通。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行动的底层根基。加强数字基座建设,为人工智能的全场景赋能提供坚实保障,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风险,强化社会大众、生产企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信任水平。加快完善底层数据链。其一,数据链基建和数据采集。一方面,完善数据链基建,依托人工智能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撑。因此,加快提升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利用率、覆盖率,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是作为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的龙头——移动、联通、电信这些基础运营商的重要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继而为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通信力量。中国电信构建形成的“1+1+1+M+N”人工智能体系,已在医疗、教育等50多个行业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赋能超600个项目,对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移动构建起的“中心大集群、边缘广分布、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综合算力网络体系,中国联通构建的骨干云池、万卡智算中心等都对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基层网络设施的覆盖率,完善“双千兆”网络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并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和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强化算力支撑和数据支撑,加快推进对金融、制造、交通、住建等重点领域的数据标注和数据采集,加快建立结构完整、数据真实的数据集,严格规范数据筛选、数据处理,避免数据误差和数据泄露,助力相关主体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和行业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产业布局和要素配置。其二,算力资源流通和数据普惠。优化公共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算力、数据资源调度平台,打造含政府、企业的公共数字资源池及含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助力数据资源供给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对算力、数据的一体监管和综合治理。依托“东数西算”“西数西算”等工程,打造数据要素的跨地区调度和流通机制,同时加强沿线各地区的区域性算力枢纽基地建设,提升区域性、地方性算力枢纽、算力节点、数据中心等服务国家总体数据需求的能力,让算力、数据像水、电一样实现自由流通。同时,长三角地区协同建立的跨域数据共享机制,为长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行业数据资源。数据资源作为算法、算力的基础和“燃料”,大量优质数据资源的注入不仅有助于提升数据模型的精准度、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同时也可夯实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根基。其三,数据监管和算力交易监管。加强跨域数据流通的直连网络建设,以确保数据资源的高速流通和安全传输。同时加快推动算力交易中心及交易监管规则的建设与完善,明确数据确权和数据产权登记,确保对数据资源的安全管理。

突出应用导向,强化场景培育。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的全场景渗透,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算法保障。实现发展需求与算力服务的精准对接。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效带动其他领域的算力利用和发展转型。其一,“人工智能+智慧农业”。以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无人机+AI”赋能作物培育为例,该技术充分继承智能监测、AI分析、高精度定位、智能传感等多种能力,实现无损、无接触式对温室作物数据、营养状态的采集、建模和分析,将传统的经验式管理转向“对话式”精准管理,且目前该项目在上海、江苏等地已投入使用,对降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投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二,“人工智能+交通”。建立不同区域交通数据互通渠道,为跨域交通协管、交通决策提供支持;整合、分析城市交通数据,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流量预测、智能干预和实时监测,为提升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提供支持。其三,“人工智能+医疗”。依托人工智能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报告生成,辅助医学诊断;搭建专病知识库、基层全科诊疗数据库等,为临床专科诊断、基层全科诊疗提供决策支持;实现靶区智能定位、手术方案规划、智能就医指导等,提升诊疗效率,提升就医体验。其四,“人工智能+制造”。围绕“企业出题,科技答题”,聚焦企业生产、研发、供应、销售等环节的实际需求,打造针对性应用场景和智能化应对方案,助力数字制造实现创新发展。例如,汽车制造、冶金制造、钢铁制造等领域依托人工智能赋能,实现了由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跃升式突破。其五,“人工智能+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城市设施监测、城市治理、城市运行等多场景的渗透,重点围绕城市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场景应用赋能,可助力城市管理更高效、智能、安全,为市民生活营造更为温馨、有序的便捷生活网络。以重庆地区的AI赋能隧道安全监测为例,在位于渝北的长隧道内,设置智能巡检机器人,依托其搭建的高清影像设备和智能传感装置,可全天候地对隧道情况进行扫描、监测,同时还可在3秒内对风险隐患进行快速识别。自该设备应用以来,事故发生的识别预警准确率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对推动城市管理的隧道管理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防控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四链融合的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4JGB507)。

(作者系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高级会计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期待新长安引领产业新突破 经国务院批准,7月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
抓住稳就业“牛鼻子”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
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连日来,华东、华北、东北等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一些地方还发生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 安徽泾县系统制作宣纸始于宋元年间,几百年过去了,宣纸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为什么存放鸡蛋前不能清洗   为了食用方便,很多家庭会一次买一大盒鸡蛋存起来慢慢吃。但鸡蛋属于生鲜农产品,储存不当很容易变质,...
方寸间折出“大千世界”   文/片/视频 记者 张中  折纸,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从纸飞机、纸船到千纸鹤,承载着儿时...
治理商标套路得下真功夫 “潘婷三分钟奇迹”“多半袋面”“壹号土”猪肉、“千禾0”酱油……你以为这些描述的是商品特质,其实都是...
第四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1...   8月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
宝盈基金杨思亮离任,姚艺接任宝... 2025年8月2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宝盈...
以蚊攻蚊!“蚊子工厂”能让毒蚊...   日前,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厂”在巴西巴拉那州库里蒂巴健康科技园建成。工厂每周能生产1亿枚蚊子卵。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