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记者 张中
折纸,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从纸飞机、纸船到千纸鹤,承载着儿时的快乐记忆。随着年龄增长,折纸好像不经意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但是,在互联网娱乐发达的今天,“折纸”又以一种无法想象的情形出现: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为招录一名折纸特长生,破格降低了60分;美国麻省理工为了深入研究几何折叠算法,专门开设了一个折纸学院;为将太阳能送入太空,NASA航天局以折纸艺术家来主导设计;为了疏通血管,医学科学家们发明出了折纸结构的心脏支架……折纸,其实从未离开过你我,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济南90后小伙宋佩琦,就是一位现代折纸“大咖”。
宋佩琦喜欢上折纸,还是在幼儿园大班时的“六一”儿童节。中午不睡觉的宋佩琦,偷偷从寝室潜回教室,推开门的一刹那,数不清的千纸鹤挂在空中,他被老师精心准备的儿童节礼物打动了,就在那一瞬间,他爱上了折纸。于是,他让父母买了初级的折纸书籍,开始自学折纸。
上初中时,班主任让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的理想,宋佩琦认认真真地写了两个理想:一是结识全国的折纸爱好者,二是以纸为生。
为了实现第一个理想,他从高中开始攒钱,大学毕业后他四处结识国内的折纸高手,和他们探讨折纸技艺,从而在折纸圈有了“面基王”之称,也为他线下办展提供了方便。
在折纸圈,折友也是有“类别”的,有的擅长设计,有的擅长教学、传播,有的擅长画折图,把别人的作品一步一步绘制成折图,并在折图中插入国际公认的折纸符号。宋佩琦就特别擅长后两者。
“汉服”是宋佩琦的原创作品,设计过程中,他为了方便折友学习和更容易推广,将这个设计转向了传统意义上的折纸,也就是组合折纸,将上衣和下裙分成两张纸来组合,这样折纸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更便于大家学习。
2020年,宋佩琦去了南方,他和折友将国内原创设计绘制成书,共同出版了一本折纸书《叹为观纸》,此书作为国内原创折纸的工具书,深受折友的喜欢,已经再版了三次。
“更容易让大家学会”,一直是宋佩琦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折纸技艺的教育者、推广者,宋佩琦每周穿梭在各个大中小学的纸艺社,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学长”。宋佩琦也更希望以学长的身份去跟大家分享折纸的心得,为更多的人打开兴趣之门,这要比单纯地像老师一样传授技艺更有意思。
上一篇:治理商标套路得下真功夫
下一篇:为什么存放鸡蛋前不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