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系统制作宣纸始于宋元年间,几百年过去了,宣纸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仍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现在,从生产的精益求精,到文旅场景的沉浸体验,再到直播间里的热烈互动,宣纸这张薄薄的纸片,在现代舞台上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传承精研技艺
安徽省泾县紫金楼宣纸厂负责人曹建勤是宣纸世家的第二十七代传承人,今年已62岁,1980年高中毕业后随父亲系统学习古法宣纸制作技艺,近50年时间里,他做的纸不计其数。
“无论是原材料阶段还是成纸阶段,都要经过多道工序。”谈及制作宣纸,曹建勤滔滔不绝,眼睛里闪着光:“宣纸最好的原料就是泾县当地产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采摘后,经过选、捡、蒸、煮、沤、浸、扯、晒、过滤等过程,原料收集这一道工序才算完结。而这个过程就要一年多。”
一张宣纸制作出来要多久呢?曹建勤说:“一年多的原料制作后,讲究的人家要存放3年到5年之后再使用,再加上成纸阶段的108道工序,要六七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生产出一张上好的纸。”
虽然耗时费力,但这些技术仍被曹建勤小心呵护着,他的儿子曹立自2010年起开始协助曹建勤传承与推广宣纸技艺。近年来,泾县先后涌现出宣纸制作“大国工匠”2名、全国劳动模范2名、中国宣纸大师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
伴随着宣纸技术被一代代人传承与精进的,是宣纸产业逐渐壮大。目前,泾县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获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9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
“2024年泾县年产宣纸约350吨,年产书画纸2万吨,年产加工艺术类产品6000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60%,年销售额6.8亿元,年利润1亿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宣纸、书画纸产业集群。”泾县县委宣传部新闻和对外宣传科科长张萍说。
关于消费者如何选购宣纸,曹建勤给出3条建议。第一,要通过价格辨别真伪。价格过低就一定是替换了原材料。第二,要根据用途选纸张,工笔画、写意画等不同用途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宣纸。第三,如果以收藏为目的,最好是买大品牌、适合存放的生宣以及带有水印标记限量生产的纪念纸张、特制纸张。
文旅融合共进
烟雨朦胧的梅雨季,走进青衣江岸的泾县宣纸大市场,如同走进一幅江南水墨画,不少游客正在大门前排队拍照打卡。
宣纸大市场位于安徽省泾县宣纸发源地丁家桥镇,是安徽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具备文房四宝交易、宣纸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流、艺术家接待等多项功能。自2021年正式开业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截至6月份,园区今年已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
“在我们宣纸大市场内,设置了众多的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和师傅互动,近距离观看宣纸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体验宣纸团扇、流沙笺、油纸伞的制作。”泾县丁家桥镇汉唐纸坊景区负责人包鹤年告诉记者。
“原来是这样做的!”来自北京的游客王逸霏正在体验区内看老师傅制作宣纸。只见两位穿蓝布衫的老匠人在盛满纸浆的大水槽边,各持纸帘的一侧,在水槽中一深一浅地捞两次,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摇晃均匀后再揭开,雪白的纸浆就变成了平整的湿纸。“以前觉得不就是一张纸嘛,生产起来不会有那么麻烦,真正体验一下才知道制作一张宣纸有多不容易。”
不少小朋友也围着围裙,学着用小竹帘捞纸。虽然动作略显笨拙,捞出来的纸也并不完整,但脸上却满是兴奋。来自北京的宝妈宋思琦说:“带孩子来不仅是玩,还能让他感受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亲手做张纸带回家,比买个玩具有意义多了。”
距宣纸大市场30公里的榔桥镇,另一座宣纸文旅产业园区——宣纸小镇,也在青山绿水与白墙灰瓦中,用“宣纸+文旅”的方式推动宣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是我们的核心战略。”宣纸小镇负责人刘爽表示,中国宣纸小镇是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之一,于2017年获批启动建设。小镇科学布局了六大功能区:技艺展示区、艺术交流区、活力产业区、宣纸生产区、艺术怡养区和配套服务区,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宣纸文化体验空间。
2024年夏天,小镇举办“风华盛典·2024中国宣纸小镇文化周”活动,将传统宣纸文化与国潮元素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让传统文化在时尚潮流中焕发新生,成功“圈粉”年轻一代。2024年小镇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营收1900万元,同比增长达164%。
电商直播破圈
“家人们看仔细了,这款生宣吸水性特别强,那款熟宣不晕墨,画工笔最合适。”记者来到丁家桥镇的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两位主播正在热情地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着宣纸。工作日的下午3点左右,直播间里仍有几百名观众。
“我从2000年3月开始经营宣纸等文房四宝的线下实体店,虽然生意也还不错,但一直不温不火。2021年,我们的生意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正好直播经营兴起,我们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启宣纸直播之路。”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负责人沈徐飞说。
无需线下实体店,直播间就开在工厂旁边,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让沈徐飞觉得非常方便,“电商直播让宣纸的售卖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客户群体也从以前实体店的局部辐射变成线上的全域覆盖”。据了解,2024年,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营收2400多万元。
为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电商优化升级,2021年11月,泾县出台了《泾县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支持扩大网络销售规模、电商主体培育和平台推广、示范创建、支持电商物流园、电商直播、完善物流配套体系、强化电商培训交流等八方面共26条政策支持宣纸等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丁家桥镇实施“农村电商陪跑”计划,引导企业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兴营销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同时将走访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内容逐个解决,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登记到经营发展的全周期帮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种电商展会、行业展会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镇级组织的电商培训班和县级举办的跨境电商培训班,培育电商人才,促进镇域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外,根据县里下发的相关通知,我们还鼓励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积极申报电商奖补。2024年,为11家企业申报2023年电商奖补共计43.2万元,为6家电商服务站申请奖补共计1.8万元。”泾县丁家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郭梦婕告诉记者。目前,丁家桥镇连续4年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定为“中国淘宝镇”,6个村全部为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示范村,全镇共有电商经营主体1300余户,文房四宝电商年销售额约5亿元。
上一篇:为什么存放鸡蛋前不能清洗
下一篇: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