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利遗产识别评价将有依据,关注文化艺术等五个维度
创始人
2025-07-19 09:31:39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地方标准《水利遗产评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近日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首个聚焦水利遗产价值评定的地方技术标准,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物质形态、不可移动的水利工程类、非水利工程类以及历史水系三大类水利遗产的评价。其实施将为全市水利遗产的科学识别评价提供可操作依据,为下一步水利遗产规范管理与有效保护奠定基础。

据了解,《规范》立足于水利遗产在历史、科技、文化艺术、保护存续及传承利用五大维度的综合价值,设立了13项细化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打分法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保护等级。具备突出历史意义或已列入市级、国家及国际重要名录的水利遗产,可直接认定为一级。

在科技价值维度,《规范》特别强调水利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及传承性,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水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技术,还包括技术、工艺和材料运用的创新性和在科技发展史上的影响力和传承度。

文化艺术维度的评估则重点关注水利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水准、文化传承代表性和文化艺术衍生如诗词歌赋、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雕刻壁画等的丰富性与艺术表现力。

本次《规范》编制工作历经系统理论研究、深入实地调研和多轮专家评审。2022年,北京市启动了水利遗产评定研究,并在永定河流域开展试评价,积累实践经验;2023年正式立项启动地方标准编制;2024至2025年期间,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初审和审查等环节,最终定稿发布。

北京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积淀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资源。此前,北京市已发布两批水利遗产名录, 2021年,北京市发布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包括昆明湖、北海、白浮泉、广源闸、八里桥、清代自来水厂、澄清下闸遗址等;2023年,北京市发布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包括什刹海、平津闸、澄清上闸(万宁桥)、金中都水关遗址 、卢沟桥、莲花池等。此次《规范》的制定,既是对前期名录评定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评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该《规范》由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管理,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共同起草。《规范》的制定是落实国家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战略要求的具体举措,将加强北京市水利遗产规范化管理,服务于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逛文化大集去!   【现场目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嚯!这东西真新鲜。”黑龙江省黑河市黑龙江公园商会广场,...
西藏定日地震灾后重建民房迎来首...   光明日报拉萨8月17日电(记者傅强、尕玛多吉)西藏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批民房入住仪式近...
国自博文创店入驻天桥地铁站 国家自然博物馆部分热销产品在地铁文创店亮相。本报记者 程功摄  本报讯(记者 何蕊)8月15日正值第...
一遇大雨罗奇营路就积水过膝   “每逢大雨,小区门前道路都会积水过膝,最深的地方能达到1米多。”大兴区罗奇营路周边居民向本报反映...
显微镜下的万亿风暴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王丽华 实习生 费畅 300多年前,安东尼·范·列文...
20亿!华天科技又上新项目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吴晓倩 杨长松) 近日,华天科技对外公布,将整合旗下三大核心板...
驭“数”而进,玄武很“型”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玄数轩 近日,省委网信办公布了新一批...
144处文博空间里探秘多彩通州   本报记者 孙云柯 孟紫薇  通州区“运河上的通州”文博季于5月19日启动,全区144处文博空间全...
通州五处地铁站完成接驳优化   本报讯(通讯员 张嘉辉)近日,通州区九棵树、潞城、北关、果园、临河里五处轨道站点顺利完成接驳优化...
船员水上点单,外卖送到甲板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董翔 通讯员 鼓轩 航行在长江上,船员动动手指点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