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雯 □ 本报通讯员 李志荣 王 岩 制定出台一揽子规划方案,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定期举办领导干部集中学法考法,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双盲’评审”等多项法治建设领域先进做法获肯定……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完善建设机制、深化行政效能、加强执法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强省会战略等重大机遇下,石家庄市通过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和规范执法,打造审批更高效、市场更公平、社会更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夯实法治根基
法治政府建设,制度先行。石家庄市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制定出台《石家庄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石家庄行动方案》等一揽子规划方案。 石家庄市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及时向市委汇报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力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府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出台《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领导干部学法考法制度》《石家庄市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明确学法考法的人员范围、内容、形式和组织方式,全面提升市政府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法治素养。 石家庄市将市政府领导干部学法融入日常,制定领导干部年度学习法律计划,采取专家讲座辅导、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和个人自学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并于每年6月和11月统一组织闭卷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水平。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综合性工作,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作体制机制是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我市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化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石家庄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石家庄市成立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完善法律顾问专家人才库,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深入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和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两大行动”,全面发挥政府法律顾问、法治建设专家人才库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智囊”作用,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同建同创、整体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政府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更要高效便民。石家庄市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转变。 石家庄市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机制,制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听取和反映社会公众意见建议,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查,确保政府决策合法有效、高质高效。 今年4月,石家庄市第二十二次企业家(市民)·市长恳谈会召开。来自医药、科技、化工等不同领域的6名企业家代表与石家庄市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共话企业发展问题,共同探讨有效解决方案。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石家庄市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常态化、制度化召开企业家(市民)·市长恳谈会,及时回应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 “现在投标专家不知道企业信息,企业也不知道谁评审,全凭实力说话。”石家庄市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石家庄市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通过随机“盲抽”评标专家、“盲评”投标文件、专家分散评标等改革举措,营造阳光高效的交易环境,相关经验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此外,石家庄市持续提升“智慧政务”水平,拓展智能审批、政务服务地图、电子证照等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优化“掌上石家庄·石i民”民生服务平台功能,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能力。研发“石i企”惠企政策库,实现“企业找政策”和“政策找企业”双向快速匹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治理模式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石家庄市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推行“柔性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创新治理模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某印刷公司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废油墨袋未按要求规范贮存,但因数量小于0.1吨,违法行为轻微且未造成外环境污染。经现场指出后,对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教育,免予对该企业行政处罚。 石家庄市动态调整保留证明事项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目录,全面落实443项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和20项不予行政强制措施事项,积极做好执法案件公开。此外,在全省率先建成“石家庄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数据分析平台”,让行政执法监督民意导向更精准,民意落地更有力。 “您好,请收好营业执照和‘石家庄市场监管码’,记得回去在经营场所张贴亮码。”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政务服务大厅,商户赵军海办理好营业执照后,工作人员还为其打印了一张“石家庄市场监管码”。 这个二维码,如同经营主体在移动端的“数字画像”。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人员,手机扫一扫,就能实时查阅到经营主体的信息以及企业的基本信息等内容。 近年来,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路径,创新推出经营主体唯一身份码“石家庄市场监管码”,全市130万经营主体实现赋码、亮码全覆盖。同时,创新建成石家庄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监管深度融合,实现精准靶向监管。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对有效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石家庄市建成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新时代“枫桥经验”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水边的阿狄丽娜几级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