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TF炼金师)
近期,公募基金市场的发行活动显著加快,尤其是在股市回暖的背景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1日,已有112只新基金在市场上披露发行信息,其中股混类基金占据83只,指数基金的比例显著上升。同时,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数量相比于6月份也有明显上升,整体表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在2025年年初,股市的表现回暖助推了权益基金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投资者的信心。尤其在7月初,多项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市场情绪的好转,使得基金的发行数量大幅提升,甚至超过了今年1月和2月的整体水平,接近6月的总数。这一趋势显示出被动产品在新发市场的主导地位,主动权益基金的恢复性增长,则显示出市场对中长期投资的重视。
从市场动态来看,本周(2025年7月7日至11日),各大股指表现积极。沪深300指数上涨0.82%,上证指数上涨1.09%,深证成指上涨1.78%,创业板指上涨2.36%。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升0.93%,恒生科技指数提升0.62%。整体来看,债券市场中债新综合指数则微跌0.08%。小盘价值股表现尤为突出,涨幅达到2.71%。在行业表现方面,综合金融与房地产的领先表现显著,涨幅均超过6%,而汽车、家电及银行则略微回落。
在基金仓位方面,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为84.83%,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为80.09%。较上周略有上升,表明基金经理们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对股票投资持乐观态度。具体来看,基金在中盘成长股和电力设备行业中加仓显著,而对小盘成长及大盘成长股票的持仓则有所减仓。
在业绩表现方面,本周金融地产和TMT(科技、媒体及通讯)板块基金的表现尤其突出,分别录得1.46%和1.28%的平均回报。具体基金中,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华夏基金等表现尤为抢眼,周内收益率分别达到8.6%和7.41%。这种分化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反映出市场对于不同领域的投资机会的把握。
行业动态方面,市场也迎来了诸多新规与动态。《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正式生效,为量化交易设定了新的标准,推动行业向中低频更长线策略转型。深交所计划于7月21日发布两条新指数,聚焦于专精特新的企业,显示出对新兴产业的重视。此外,卡塔尔控股对华夏基金的股权收购,彰显了外资对中国私募基金市场的信心,预计将带来新的资金流入。
在私募市场方面,6月份的备案数量创下新高,总数达到1100只,较前月增长26.44%。这表明在股票策略的引领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活跃度持续攀升,尤其是在量化策略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综上所述,当前公募基金市场在股市回暖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行和投资活力。各类产品尤其是指数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值得关注,未来市场走势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