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李雅南
6月21日,巴克图口岸的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大门刚刚开启,王野的“大黄蜂商行”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不足70平方米的小店里,来自18个国家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
“今年进入旅游旺季后,生意特别好。”王野语速飞快,忙着进行补货。一旁货架上,几款俄罗斯巧克力已见底——这个月,整整卖空了3箱。
时间回到2019年6月,抓住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转型发展的机遇,王野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决定来这里创业。
“当时心里也打鼓,但口岸鼓励创业的政策太诱人了。”王野告诉记者,创业之初,口岸管委会便为他免除了3年租金,更关键的是,“整进散出”的边民互市新政策落地后,进口商品能以整柜方式低成本入境、再分散销售,使税费负担大幅降低。“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价格在全国都有竞争力!”对此,王野底气十足。
王野的家在九师一六三团,开车到商品城不过10分钟。这份“家门口的便利”,为他积极投身口岸经济转型浪潮增添了动力。“家门口就能做全球生意,以前真不敢想。”王野笑着说。
“大黄蜂商行”的货架上,吉尔吉斯斯坦蜂蜜、俄罗斯巧克力和格鲁吉亚红酒是绝对的“明星”商品——仅这3样,今年已实现销售额40余万元。“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我从不做贴牌套牌冒充进口商品的事儿。”王野坦言,凭着这一经营之道,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去年还在口岸租下了两个集装箱和一间冷库,用于存放更多的进口商品。
小小商行,也是一个联通世界的窗口。在商品城,像王野这样依托口岸、定下心来谋发展的商户有37户。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口岸“磁吸力”日益强劲,今年“五一”假期,商品城客流量达1.53万人次,同比增长76%。
上一篇: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