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19日讯 记者5月19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湖南省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印发。方案显示,2025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较为严峻,明确了要探索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AI模型等六大任务。
湖南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生在汛期,4月至9月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为重点防范期。进入汛期,湘中以北地区需重点防范持续性降雨可能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湘南、湘东部分地区需要防范台风、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要加强防范农村切坡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浏阳市大部、衡阳市南岳区大部、炎陵县大部、绥宁县大部、岳阳县东部、常德市鼎城区南部等53个县市区是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宁乡市中部、耒阳市东部、湘潭县东部、邵阳市双清区南部等27个县市区是以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要重点防范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内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村切坡建房户、风险斜坡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全面加强对极端强降雨新增隐患点、临坡临沟临崖临水住户、交通干线、水利水电工程、在建工程、旅游景区、矿业活动区等地区的防范。
方案中的工作目标提到,2025年湖南将进一步完善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防范地质灾害群死群伤,全力减少人员伤亡。
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优化监测设备布局,加密村级气象标准雨量站建设,提升市县“递进式”精准预警能力,建强“人防+技防”群专结合的防治保障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微治理”3000处;实施重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突发性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治理20处。
强化科技攻关,加强防治装备建设,扩大宣传培训范围,推广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探索建立“雨情+含水量+地质+土壤植被”地质灾害预警预报AI模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能力。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潘显璇
上一篇:安徽黄山: 古村景美迎客来
下一篇:智慧拼图 巧思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