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生生不息的生态密码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展中的勺嘴鹬模型。
黄海森林。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成候鸟迁徙路上“歇脚地”。
在江苏盐城的东台条子泥湿地,每年8月,编号为“EJ”的勺嘴鹬(yù)都会准时抵达这里——这是它离开俄罗斯楚科奇半岛,飞往东南亚越冬的八九千公里路途中,为自己选择的“歇脚地”。作为全球仅剩400余只的极危珍禽,勺嘴鹬连续5年选择条子泥“中转”补给,除了当地优渥的自然条件之外,与生态不断向好、人们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密不可分。这期少年派,我们就走进条子泥湿地、黄海森林公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盐城方案”。
1“
潮汐森林”为候鸟提供避风港
从上空俯瞰盐城东台海滨,绵长的沙洲群如条条巨龙向外海匍匐伸展,耸立的沙脊排列成巨大的扇形,渐渐没入黄海的滚滚波涛。似一棵棵横在沙滩上的参天巨树,枝丫连接起陆地和大海,形成一片伸向大海的“潮汐森林”。
候鸟探索出九大迁飞通道,其中过境中国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是最拥挤的一条,也是珍稀鸟类最丰富的一条。“条子泥湿地正位于这条迁飞通道上的关键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条子泥显得弥足珍贵。“不仅拥有全世界最特殊的辐射沙脊群,还有一系列泥滩、沼泽,是候鸟不可多得的港湾。”
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候鸟的“国际机场”,每年有超过300万只候鸟从此条迁飞通道经过,还有约十万只候鸟在此越冬、繁衍。其中就有勺嘴鹬,它的体型虽只有手掌大小、体重仅30至40克,但能持续飞行2000多公里。由于它嘴巴前端自带“饭勺”,因此有个可爱的名字“小勺子”。勺嘴鹬目前全球仅400多只,属于极危候鸟。在长途迁徙“中转站”条子泥,勺嘴鹬首先要疯狂进食。同时,它们还需在此换上浅灰的越冬羽,为御寒做准备。霜降前后,它们会陆续飞往越冬地。
截至2024年,条子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已增加至41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二级71种,包括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9种、易危物种16种。
2
6.8万亩林海让人尽享“森呼吸”
坐落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黄海湿地的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犹如一座世外桃源。拥有“江苏最美风景道”美誉的水杉、银杏长廊,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平均5200个每立方厘米,PM2.5值常年低于8,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这里四季分明。春天,在林海里来一场“零碳”马拉松感受风声呼啸;夏夜,感受一场静中“藏”闹的森林音乐节;秋天,和相爱的人来这里举行一场浪漫的草坪婚礼;冬天,赶一场星空大集或开启全民运动的热身赛。
很难想象如今葱郁的林海,曾经是贫瘠的沿海荒滩。“是一代又一代造林工人将昔日沿海荒滩建成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总面积6.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85%。”工作人员介绍,园区集森林、湿地、海洋综合性自然生态资源于一体,打造过程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整合周边滩涂湿地、风光带沿线可开发资源,以森林生态、海滨风情为特色,发展亲子互动、湿地观光、养生康体、商务会展、科普教育等休闲度假产品。
沿着海林大道漫步,高大挺拔的树木遮天蔽日,耳畔是鸟鸣与清风合奏的自然交响曲;坐上观光车,风在耳边呼啸,仿佛穿梭在绿色的时空隧道;登上森林之眼,视野瞬间开阔,整片森林尽收眼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于婷摄影报道
下一篇:成都赴新疆“熊猫专列”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