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 舟
2024年,《延河》杂志在传统文学刊物中率先倡议直面新的文艺局面、迎接新大众文艺的到来。为什么是《延河》?我想,除了回应当下文艺生产与传播的新变化,内在地,更是这本有着悠久传统的文学刊物,以其使命感和历史自觉,重申大众文艺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大众文艺伴随着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革命探索,始终契合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今天,关注和倡导新大众文艺,既是历史的深沉回响,也有迫切的现实针对性。破解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的课题,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的壮阔现实,认识绵延赓续的文化传统,放眼全世界的新传媒格局,进一步开阔视野、把准脉动。
《延河》杂志正在发起“寻找新时代的文学黑马”活动,搜寻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者,并通过设立“新大众文艺奖”,以奖促创,助力大众文学原创力的提升。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大众文艺作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当“文艺”与“大众”不再区隔,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时候,不正是眺望到了理想的场景吗?——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许才是我们讨论新大众文艺时最为深切的激情。
(作者为作家、《延河》杂志社副主编)
上一篇:电影要走出“像”的困扰(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