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湖北省兴山县5·12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在兴山县实验中学举行启动仪式,全县中小学同步开展地震灾害应急逃生演练,提升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就安全治理这项系统工程而言,聚焦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是地方党委政府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牢树“安全第一”的理念。持续在强化安全宣传教育上出实招、下硬功夫,全面提升安全知识知晓率、覆盖面、普及度,引导社会各界认知“预防为主”“未雨绸缪”是最实用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推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到岗到人。特别是要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报道,并以“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发放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知识大赛、演讲比赛和事故警示教育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应急技能、提升安全能力的浓厚氛围,帮助人民群众筑牢心中“防火墙”。
其次,强化隐患排查,守住“一失万无”的底线。当前,安全新旧风险交织叠加,要强化系统思维和源头治理,紧紧抓住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火灾防控等重点行业领域,及时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责任落实长效常态管理,全力、全域、全方位、全环节整治风险隐患,做到排查见底、清理彻底、整改一抓到底,最大可能把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近日召开的湖北省委常委会强调,时刻绷紧思想之弦,紧盯极端天气、山洪地灾、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切实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等。
第三,立足本质安全,优化“万无一失”的标准。业界认为,本质安全通过设计、材料、制造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体现和最高境界。城市安全治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与传统依靠人工进行安全监管相比,通过数智化技术等科技赋能,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可从完善城市智慧安全管理、严格行业安全标准和准入门槛、提高城市安全治理效能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
古人云,“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社会各界要强化“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持之以恒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处抓起,推动优化安全治理。(作者:汪鹏)
上一篇:一面迟来的锦旗 一份诚挚的谢意
下一篇:讲述品牌故事 “电”亮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