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支持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玉米“种产销”产业链的“银期保”模式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立项,农发行吉林分行已向参与种植项目的玉米种植合作社完成首笔贷款的审批与发放,用于满足合作社土地租金以及种植费用等资金需求。
据介绍 ,“银期保”模式由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基于期货价格的收入保险产品,粮食价格波动产生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农户;粮食收购企业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农户在粮食交售后如粮食价格上涨,可在一定期限内根据期货行情点价,确定最终的成交价格,进一步提高种粮收益;银行根据订单向农户提供种植贷款,企业收购粮食的购粮款直接用于归还贷款,实现闭环管理。该模式通过对粮食产业链资源整合,形成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不但可为农民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保障,确保农民在种植和销售环节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种植积极性,还有力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企业收购风险以及农民种植风险的防控质效。
梨树县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是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发源地,县内拥有超过4000个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四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发行首次与中粮期货深度合作,强化“银行主推”和“政府主导”工作效能,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银期保企”四方工作联席会议,与大商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核心企业等项目主体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最终确定项目方案。本次项目共引入5家期货公司、2家保险公司、2家龙头核心企业和27家玉米种植合作社参与,项目覆盖玉米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大商所提供专项资金扶持。
农发行方面表示,“银期保”模式是该行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发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要求,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和“四全”发展思路的具体行动,是与大商所合作探索通过“信贷+期货”等金融创新模式深化支农成效的具体举措,是农发行继粮食“保值贷”之后,以信贷结合期货为切入点的又一项重要尝试,对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粮食安全、服务稳产保供、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为政策性银行利用期货等现代金融工具深化支农惠农成效打开了新的空间。下一步,该行将继续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大与大商所的合作力度,研究推动期货等金融工具在粮棉油产业方面的应用,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粮棉油“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稳步发展。
下一篇:中日专家对话肺癌治疗前沿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