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获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称号、2024年度“湖南省白求恩奖”。今年,他又因突出的业绩和成就,被评为新时代青年先锋,成为全国广大青年的楷模。
今年39岁的张永昌是湖南省肿瘤医院早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肺胃肠内科副主任,肺癌精准诊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肺癌新药研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年纪不大便拥有正高职称的他,全年门诊接待患者1.2万人,出院患者达1.1万人次。每天从清晨7点多直至夜晚11点,张永昌始终坚守岗位,在患者眼中如同不知疲倦的“铁人”,秉持“从不放弃每一位患者”的准则。
2025年年初,张永昌获得中国行业协会颁发的“年度好大夫”称号,是肿瘤领域40岁以下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面对晚期肺癌、病情危急的王女士,在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时,他研读基因检测报告,发现新融合基因,经靶向治疗,王女士病灶缩小。2024年,门诊复诊患者中350名生存时间延续超5年,在不少患者心中,头发已现灰白、充满温情的张永昌就是当代“白求恩”。
聚焦科研的张永昌,是专家眼中的先锋。他始终坚持从临床诊疗实际出发,专注于临床难题驱动的转化医学研究,一心只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他日夜钻研新技术、探索新举措,经过近5年不懈努力,在肺癌新分子分型、精准诊疗策略、逆转靶向耐药策略这3个维度实现“三个首次”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互惠/非互惠融合介导肺癌靶向耐药并制定解决方案;首次构建EGFR突变肺癌精准治疗体系指导用药;首次开发靶向耐药新的临床解决方案。
近3年,张永昌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柳叶刀》及《临床肿瘤学杂志》(JCO)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多项专利。他的研究成果成功改写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让数万名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大幅延长,极大缓解了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与社会负担。
凭借这些突出成就,张永昌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青年科学技术奖”,还获得“创青春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组委会大奖”。
研发新药,张永昌是学者心中的“排头兵”。为突破医疗卫生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他全力推进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成功攻克肺癌临床诊治中的疗效评价难题。作为负责人,他投身肺癌新药BEBT-109及NHWD-870的研发,已获国家药监局新药批件,目前这两款1.1类新药正开展三期临床试验。他牵头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L1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解决了免疫治疗标志物检测的国产化难题,年创收超千万元。作为第一主编,他在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的新药研发专著《抗肿瘤新药研发与评价》中向全球分享中国经验。
作为肺癌内科领域首位“国家优青”,以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张永昌不会停歇探索的脚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每日盘点 | 中美贸易战降温
下一篇: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评论员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