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乘坐的飞机,可以说是一架‘纸’飞机。”在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总经理孙静指着一个飞机模型告诉记者。
为何这样说?一架飞机占机体面积50%至60%的填充物是“纸”。“这种纸叫芳纶纸,是一种高性能纤维新材料,制成蜂窝结构应用于飞机制造,可大幅降低重量、隔音减振,并且阻燃能力强,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高。”孙静介绍。
瞄准芳纶纸这一细分领域,民士达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攻克核心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不仅将其应用在飞机、航空器的结构材料中,还逐步拓展到高铁列车、新能源汽车、舰艇船舶等领域。在持续创新突破中,公司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0到1
民士达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悬挂起一张普通纸和一张芳纶纸,用打火机同时点燃,普通纸瞬间就烧成了灰烬,芳纶纸则离火自熄。
芳纶纸似纸非纸,它具有普通纸的优点——重量轻,制成蜂窝结构材料后,比相同体积的铝蜂窝轻50%;又有普通纸不具备的优点,刚度是钢的9倍,具有绝缘、阻燃、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是提升装备性能的关键新材料之一。
“芳纶纸由于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处于‘一纸难求’的局面,这对国内部分产业发展造成了影响。为此,我们下定决心要自主研发芳纶纸。”孙静说。
从原材料到设备、工艺、系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学习借鉴,研发团队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走得很艰难。
“芳纶纸制造仅能用上一点儿普通纸制造技术,关键技艺和设备没有任何相通之处。”孙静说,公司招聘过造纸工程师,却发现造纸经验根本用不上。针对科研人员不足、没有现成设备的问题,公司尝试与设备厂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但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成功研发芳纶纸并实现产业化,还是靠着自主探索、创新、集成。研发团队反复试验,不断试错、优化、攻关技术,终于造出了芳纶纸成品。“虽然表面不太平整,有些疙瘩,但看起来像张纸。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成品在经过高温高压设备时,疙瘩被压爆,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样,连钢铁制作的滚子都被打出了痕迹。”孙静说。
一切重新归于零。研发团队没有气馁,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推倒重来。“我们不确定何时能达到目标,但是研发的脚步始终未停,一直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孙静说。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苦心钻研,民士达研发团队逐个攻破难关,解决了高性能纤维分散、湿法抄造、热压成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国内首条芳纶纸生产线成功投产。“从0到1”的突破,不仅意味着技术的自主可控,也标志着我国在新材料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产品升级
芳纶纸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令民士达踌躇满志。但在公司推进芳纶纸市场应用时,问题却接踵而来。
“国外公司垄断行业几十年,市场对芳纶纸的认识已经固化。”民士达市场部部长孙岩磊说,“由于生产工艺不同,产品有差异性,许多客户有所顾虑。比如,国外公司的产品纸面有云朵花,而我们的产品没有,客户认为没有云朵花就不是同一功能的产品。”
要赢得客户认可,需要有令他们信服的案例。民士达选择行业头部企业作为突破口。经过严苛的检测、验证,民士达成为一些头部企业的全球供应商,逐渐获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随着公司生产的芳纶纸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国外巨头的产品价格不得不降低,为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孙岩磊说。
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民士达主动踏上升级之路。“虽然公司产销量稳定增长、经营指标持续攀升,但产品最大只能做到1米宽,型号只有两三个。彼时,国外公司已拥有几十种产品型号,宽度可达1.8米。”孙静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系列国产化,国外公司能生产的型号,我们都要补齐,甚至超越他们。”
通过对行业需求开展深入调研,民士达发现,许多企业更需要2米宽的芳纶纸。受制于市场上产品的宽度限制,这些企业只能进行剪裁、拼接,不仅存在性能隐患,还会造成材料和成本浪费。
瞄准拥有2米宽产品的产业化能力,民士达决定开建第二条生产线。“1米宽、50微米厚度的产品误差可能是正负5微米,延展到2米宽,依旧要把误差控制在正负5微米,难度是几何级增长的。”孙静说,比如,能实现2米宽芳纶纸产业化生产的设备规模是1米宽生产设备的二三十倍,调试难度非常大。
经过200多次试验、近万次产品测试,民士达第二条生产线调试成功,2米宽产品实现量产。“我们在对进口产品型号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宽度上实现了超越,并且能够定制生产,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孙静说。
目前,民士达已陆续推出间位芳纶纸、对位芳纶纸及其衍生产品30多个型号、100多个规格,产品厚度跨度为0.025毫米至0.76毫米,率先在国内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工艺及装备,产品性能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拓展应用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对新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一张薄薄的芳纶纸,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新能源汽车对于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芳纶纸因其高强度、耐热、耐化学腐蚀等特性,成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理想应用材料。”民士达销售部部长柳东京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持续增长。
民士达同步加快布局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电气设备等应用领域。“芳纶蜂窝芯材可作为航空器材的结构材料,用于打造轻量化解决方案,并且低空飞行器的驱动电机可以采用芳纶纸作为绝缘材料。”柳东京说,民士达正在整合资源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目前,民士达的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在过去的5年里,民士达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立足长远,民士达瞄准行业前沿加速推动材料创新研发。孙静告诉记者,公司持续提高芳纶纸电性能、光滑性、抗撕裂度等性能;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和客户需求,研发碳纤维芳纶纸、电磁改性芳纶纸、高模量对位芳纶纸、高强轻质耐腐蚀芳纶纸等多样化产品;积极开发水过滤材料、闪蒸无纺布等关联产品。
今年一季度,民士达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7.4%;归母净利润3055万元,同比增长49.9%。“公司的成长发展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仅体会到创新的艰难,也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红利。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孙静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下一篇:“高低结合”打造人才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