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4月19日,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开展的传统民俗巡游活动,独具魅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遵义市新蒲新区林达美食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美食摊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食客驻足品尝。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旷光彪 摄
贵阳市云岩区“新印1950”项目打造,将工业遗址转化为文化创意空间,既保留了城市历史记忆,又激发了区域活力,成为贵阳市文化旅游和休闲消费的时尚潮流新地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摄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引进各种业态,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如今,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升级焕新,成为来安顺旅游打卡新地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
都匀市石板街游人络绎不绝,青石板路上,明清建筑与民族风情交织,特色商户繁盛,民族文化体验丰富,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肖伟 摄
在贵阳市民生路好吃街,改造后的商铺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遵义市新蒲新区林达美食街现有400余家商户,这里不仅汇聚了黔菜、川菜等传统美食,还引入了日韩料理等时尚元素,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近年来,贵州多地通过“一街一策”挖掘文脉、导入新业态,让老街区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潮流,真正实现“烟火气”与“潮经济”共生共荣。
街区装修风格独特,既有古朴的砖墙,也有现代的玻璃幕墙,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让人流连忘返,成为消费者和美食达人打卡的又一选项;毕节的织金平远古镇游人如织,步入其中犹如走进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实现焕新升级,成为旅游打卡新地标;黔东南的肇兴侗寨人声鼎沸,游客纷至沓来……
我省通过分类推进保护利用工作,让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资源各展其长。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政府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传统工艺、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经营活动增加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设施,培育文化创意等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上一篇:微风露台品人生
下一篇: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