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凌剑伊 通讯员蒙蓓禹 肖重虎)5月5日至8日,为迎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南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隆安县,开展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科技体验、课程教学与文化融合等形式,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活动覆盖当地群众超1万人次。
科普大篷车走进隆安县那桐镇“四月八”农具节活动现场,机器人、机器狗随指令完成翻身、跳舞等动作,观众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虚拟场景,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新性的科普形式将现代科技元素有机融入民俗节庆,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排队体验,现场气氛热烈。
科技辅导员紧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时事热点,为多所学校设计特色AI课程,如《AI+动画: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课程,结合动画制作演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互动实验与动手实操让学生感受前沿技术;《生活处处有“奇力”》课程以神舟二十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浮力的原理和生活化应用。
据悉,本次活动覆盖隆安县南圩镇中心小学、南圩镇杨湾中心小学、粤桂小学等5所学校,采用科普大篷车搭载便携展品,为乡村学校提供流动科技展。通过分年级、分时段有序组织,学生可操作无皮鼓等多项展品,近距离感受科学趣味性,助力缩小城乡科学教育差距。
上一篇:雨水按下暂停键 阳光重返天气舞台
下一篇:加州州长再就关税批评特朗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