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余霞成绮,轻柔的晚风掠过600年古树梢,拂过天坛祈年殿的鎏金宝顶,抚上观坛露台上人们的脸颊。登上与天坛公园隔路相望的北京观坛艺术空间露台,看绿波簇拥的祈年殿换上绮丽的蓝调晚装,难得的悠然与快意在这一刻定格。
天坛之畔,开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位置得天独厚。忆及来时路,观坛艺术空间负责人明敬说:“2022年,有‘京城珍珠第一家’之称的红桥市场顶层焕新升级,以‘艺术+场景+社交’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这个多元复合的文化艺术空间。”
极富浪漫与诗意的观坛露台,让观坛艺术空间除了“网红打卡地”外,更是成为一个沉浸体验“此刻美好”的生活场域。忙碌间隙,来看一场画展、观摩一次非遗手作、听一场文化讲座,或者只是捧一杯咖啡在露台上发呆,都是一份难得的放松。
俯视街巷的露台不仅是让人们抬头放慢呼吸的自在空间,也是提炼主题产品焕新城市空间消费新价值的重要载体。当胡同里的槐花香漫过屋脊,“露台经济”以场景与情绪价值双驱动,重构商业空间,延展消费时空。
不久前,以“慢品东城,快意人生”为主题的北京市东城区“微风露台计划”启幕,精准锚定“五一”假期、暑期等文旅消费黄金时段,聚焦中轴线和东城区“五大商圈”,聚合300余家驻区特色露台场景进行连续宣推,推动“微风露台”成为特色名片。
在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及沿线区域,东城区甄选首批30余处优质露台绘制打卡图鉴,供消费者按图索骥。东城区副区长王智勇说,后续还将发布针对酒店露台及花园,文创艺术类露台空间,咖啡、酒吧露台空间的三大主题产品图鉴,构建可体验、可感知的城市文化消费复合场域。
嗅到露台经济风向的还有小红书。“‘微风露台计划’向上延展,打造出既能触摸历史、又能拥抱当下的城市新空间,找到契合心灵的一方天地。”在小红书公司商业部文旅行业负责人徐姗眼中,东城区在加速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不断构建具有核心区特色的消费场景,而露台经济正是这一生态中极具潜力的创新支点。
“年轻人在寻找与当地人的文化链接。2023年是城市漫步,2024年是继续慢下来,2025年则是‘快出发,慢感受’。更多的年轻人正通过一扇门、一扇窗、一个露台去感受一座城的晨钟暮鼓。”谈及消费趋势,徐姗的感受是,“旅行的意义更加细分和具象化,大家更关注自身,更愿意用‘轻’方式来充电回血。从长决策到短决策,‘轻快游’成为当代人的精神快充。”
打造优质露台是小切口,植入文艺气息是新手段,品味快意人生是更高追求——从文化地标到潮流街巷,从静谧社区到活力商圈,东城区借助独特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让烟火气、艺术范儿和谐共生。
上一篇:辽宁:造船业破浪前行
下一篇:老街区 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