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中部,有一座承南启北、堪称水陆要津的城市——泰州。这座江南名城,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在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自1994年4月春兰股份登陆A股市场算起,泰州企业在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31年的风雨历程。2019年起,泰州企业上市步伐加快。
数据显示,目前泰州已有20家上市公司,涵盖医药生物、汽车相关、基础化工等多领域。2024年,泰州上市营收合计达187亿元,近五成企业营收增长,近七成企业盈利,近四成企业盈利且实现增长。
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
2024年,泰州营收前三的企业为:华达科技,营收51.06亿元;精锻科技,营收20.25亿元;亚星锚链,营收19.89亿元。
华达科技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及相关模具开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分产品来看,该公司燃油车零部件实现营收29.7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8.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营收17.7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4.69%。
2024年,华达科技的总营收和各产品的营收均有所下滑,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营收下滑幅度不大,仅同比微降0.19%。公司正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布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今年3月,华达科技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恒义”)44%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华达科技的下游客户原本以燃油车整车厂家为主。自2018年开始,华达科技多次收购江苏恒义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最终拿下后者全部股权。通过与江苏恒义的协同,华达科技将客户群体拓展至新能源车企。
此外,华达科技亦扩产,加码新能源领域。该公司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铸造加工项目。
同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精锻科技,也在拓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去年,该公司总营收和燃油车业务营收均有所下滑,但新能源车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精锻科技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实现营收5.50亿元,同比增长16.87%;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27.14%,同比上升4.78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2.01%,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航海装备、电子企业迎东风
2024年,泰州归母净利润前三的上市公司为:亚星锚链,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华达科技,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先锋精科,归母净利润2.14亿元。
亚星锚链的主营业务包括船用锚链、海洋系泊链和矿用链的生产与销售。2024年,亚星锚链实现营业收入19.89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19.21%。
先锋精科业绩增速亮眼。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制造。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03.65%;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增长166.52%。
公司称,2023年下半年起下游半导体设备市场重新步入上行周期及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影响,有利地推动了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大幅增长。
公司研发投入达6408.32万元,同比增长76.49%,占营业收入的5.64%。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102项获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70项,全部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泰州亦在鼓励企业拥抱资本市场。2023年度,据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发布,该市围绕加大企业上市奖励、解决企业上市诉求、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开展系统业务培训等方面制定10条具体政策措施。其中,对企业境内外上市,累计奖励400万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