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记者 储著坤)无人驾驶插秧机、智能遥控运输车、自动巡航无人植保机……4月29日,全省水稻单产提升农机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全省水稻主产区的农机推广机构负责人、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企代表、农机手等大显身手,轮番上演科技种田“绝活”,演绎着一幅精彩的智慧春耕图。
随着隆隆的声响,大型旋耕机快速驶过,原本板结的土地,被细细碾碎,伴着阵阵泥水,化作一片待播的沃土;无人插秧机开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整齐地立在田间;无人机转运、空投秧苗、喷洒农药,数字化控制实现自主定位、精准喷洒。一幕幕场景,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变成了历史,水稻育秧、栽插、田间管理、后期植保、成熟收割,全部都能实现机械化甚至是智能化。如今,农业耕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会种田”变成“慧种田”,农业生产由“汗水驱动”持续向“智慧驱动”转变。
据介绍,此次推广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市农业农村局、金安区人民政府承办,省农机协会、市农机发展中心等协办。近年来,我市以提升质量为目标,夯实耕地基础,以稳面积、提单产为路径,着力提升粮食产能。2024年,全市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6万亩,规模居全省第2;持续推进水稻机插秧和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秧率65.2%,新增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