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任何实践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征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简称中央八项规定),具体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此后,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均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作出审议,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加强督促检查等五个方面作出了更为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解释补充。可见,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给自己定的一个重要规矩,其目的是发挥导向作用,让各级党组织向中央树立的标杆看齐。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涵盖各级领导干部更加具体、更便于操作的规定,这些规定均属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细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就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与此相违背的,就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广大党员而言,违反的不是中央八项规定,而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主要是指“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违纪行为。主要表现有: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沉重负担;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操办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旅游活动安排等。按照要求,这次学习教育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执行政策“一 刀切”、层层加码,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开展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国(境)活动和国内考察活动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由于“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区和行业会有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困扰基层的痛点堵点入手,进行靶向施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深刻的理论自觉是增强党的作风建设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延伸,又具有鲜明的新时代重要特征。
牢牢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政治站位。端正党的作风首先是健康党的肌体,但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却不只限于其自身。党的作风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我们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作风,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质决定的。从根本上说,共产党来自人民,不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共产党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求必须切实解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站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的作风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最直观、最真切的认识。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密切联系群众、赢得支持拥护、巩固群众基础的坚实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特征。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党的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作风建设的“小切口”,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抓中央八项规定表面上抓的是小问题,却微言大义、以小见大、直击陈弊,从小事抓起往往能够逐步触及深层次根本性问题。作风问题的解决,不仅从直观上重塑党的形象、密切党群关系,而且也为解决党内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中央八项规定简简单单,却使经年久治不愈的吃喝玩乐风随之改变,也改变了党风民风政风。可见,以问题为导向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又一重要特征。
以上率下发挥作风建设的“头雁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率先垂范、导向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要带头。”“抓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抓作风建设首先从自身做起,形成了鲜明的示范效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可以形成上下一体抓作风建设的同频共振,压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鲜明地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的特征。
以系统思维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这就把强党性、正党风、严党纪、反腐败融为一体,是系统思维在作风建设上的体现,也是对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作风是党员干部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同时,作风问题也是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集中表现和外在表征。强调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在改进作风问题上,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以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又一特征。
总之,一体推进学查改,就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学习教育的主线贯穿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与深入查摆问题、整治沉疴顽疾、推进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为更好担负改革攻坚任务提供优良作风保障。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原副校(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