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欢 段冰雨
数字化时代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跨区域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融合是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兵地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构建“精准滴灌”的教育生态。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诊断的全面性和精确度。兵地学校可以建立统一的学情监测平台,实时捕获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准确识别兵地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参与互动等方面的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数据依据。同时,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数字化工具,提升学生在数据搜索、评估、使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沉浸式场景,实现知识传递与情感共鸣的双重目标;组织兵地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打造融合开放的教育格局。一是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线上或线下的学习方式,学校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兵地双师”课堂,实现优质师资共享。通过开设兵地联动的在线课堂、视频会议等方式,增强兵地师生互动,促进深层次交流,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学习内容。二是拓展教育教学边界。借助数字化技术,兵地学校建立密切广泛的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跨地区的教育活动和实践项目。三是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以数字化平台为纽带,促进兵团学校、地方院校、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发展。如兵团职业院校可向地方院校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当地高校可为兵团职业院校提供学术资源和教育信息化技术,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搭建智能扁平的管理架构。一是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系统。建立兵地一体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和整合兵地学校教师资源、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管理数据,实现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缩小教育差距。二是提升管理效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可利用在线平台完成通知下发、考勤打卡、档案管理、课程安排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任务,实现流程数字化,提升管理效能。三是构建扁平灵活的组织架构。成立兵地联合工作小组,推动兵地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决策,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教育项目标准;减少管理层级,赋予基层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提高组织内部的透明度;增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沟通合作,增强团队交流合作。
完善多元化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体系,增加兵地数字教育项目的财政预算,包括必要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资源。将数字化课程纳入兵地教师培养计划中,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兵地教师数字素养。筑牢安全屏障,建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定期对教育数据进行安全扫描和漏洞修复,确保教育数据安全;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机制;通过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对兵地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网络攻击,为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数字环境。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下一篇:鼓励人机协作而非被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