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重庆枢纽集团通邑公司渝工港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称号。这处位于重庆沙坪坝火车站平层公交车站的渝工港湾,服务群体为沙坪坝站附近环卫工人、保安队员、网约车驾驶员、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工作者。分为平层和负四层车库TOD出行等候区两部分,于2023年9月建成投用。港湾平层套内面积88㎡,分为休息区、阅读区、功能区。内部配有饮水机、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桌椅、空调、无线网络、药品、AED、储物柜、雨伞、多功能电源插座等常用物品和设施设备。设有阅读点、工会普法角,是集休息、阅读、用餐、充电、学习等多功能便民措施于一体的工会驿站。
“我市将进一步增加渝工港湾数量,为广大群众和户外劳动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休憩环境。”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2023-2027年,全市新建渝工港湾2000个以上,其中推树重庆市级“最美渝工港湾”500个。通过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有条件的渝工港湾拓展设置“重庆工会普法角”“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爱心妈咪小屋”。建设便利型阅读站点50个,拓展升级“爱心妈咪小屋”200家,评选市级“百优爱心托管班”100个。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工会驿站5606个,其中新建工会驿站(渝工港湾)760个。建设市级“最美渝工港湾”200个,区县、产业级“最美工会驿站”540个,将740个驿站升级打造为24小时智能化驿站。建设便利型阅读站点20个,拓展升级“爱心妈咪小屋”80家,评选市级“百优爱心托管班”40个。
渝工港湾是
劳动者眼中的“幸福地标”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在两江新区,不少环卫工人还能在“劳动者港湾”吃到免费早餐。“港湾”虽小,关爱无限;2020年,建设“劳动者港湾”被首次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022年分别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如今,“劳动者港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温暖的“港湾”。
“劳动者港湾”是渝工港湾“大家庭”的一部分。重庆枢纽集团通邑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渝工港湾的维护和运营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优工会港湾品牌,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重庆市劳动者服务的优质品牌和亮丽名片,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加贴心、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让渝工港湾真正成为劳动者的温馨家园。
“城市越来越大,有时想要找个歇脚的地方并不容易。”快递员李志勇说,在重庆中心城区各大商圈附近可以进商场歇一下脚,喝口水休息一会儿,但是在一些快速路沿线,想找到坐的地方却并不容易。渝工港湾的出现,让他和同行们觉得这就是一个劳动者的“幸福地标”,只要累了看到有渝工港湾的标志都可以自由地走进去休息一会儿,打个电话或给手机充电。
每到中午时分,在位于万州区学府广场的渝工港湾,不少外卖员都用微波炉将饭菜加热。他们告诉记者:“我们一天要在外面跑10多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回家煮饭。现在好了,我们到处都有热饭、休息的地方,就像在家一样。”万州区总工会负责人说,渝工港湾已被纳入该区20件民生实事。
对于广大户外劳动者来说,渝工港湾多多益善。3个月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渝工港湾正式投入使用。渝工港湾作为首个试点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15人,主要服务于一线环卫工人。据悉,该项目设施位于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到达层闲置绿地处,兼备员工休息及工具存放功能。它不仅遵循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外观时尚大气,更充分考虑到了环卫工人的实际需求。内部配备了空调、微波炉、电冰箱、饮水机及沙发等基础生活设施,为环卫工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这处渝工港湾的投用,是重庆机场集团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关爱一线劳动者的具体表现,该集团将深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积极创新服务形式,提升一线人员的幸福感。
全市渝工港湾数量
逐年增加惠民有感
按照渝工港湾建设年度目标,2023年全市新建渝工港湾300个,2024年新建400个,2025年新建500个,2026年新建400个,2027年新建400个,每年在新建站点同时设置“重庆工会普法角”。2023-2027年每年推树市级“最美渝工港湾”100个并进行授牌,每年建设便利型阅读站点10个,每年拓展升级“爱心妈咪小屋”40家、选树市级“爱心托管班”20家。
“‘渝工港湾’不仅是一个避风港、一个歇脚点,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地标、一座城市的文明符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表示,“渝工港湾”不仅要建起来、用起来,更要围着职工需求“转起来”,不断提档升级,为劳动者提供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
据了解,对于新建渝工港湾而言,它有明确建设标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工作思路,并以“六有”站点建设标准,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功能,竭力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充电难”等现实问题。此外,对全市站点按“渝工港湾”命名,统一站点编号、实名登记,对社会反响好的站点授牌(仅最美渝工港湾),在显著位置悬挂工会标识和站点服务功能,完善有查询的地图标引,方便职工和市民上网查询。
我市渝工港湾的密度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交通道路情况和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区域的基础上,依托政务大厅、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基层党群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等,发动银行网点、医院药店、商场超市、加油站、邮政电信移动电力等营业厅、物流快递网点、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景区公园游客中心、车站港口、高速服务区、重点工程项目工地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渝工港湾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授牌谁监督”的原则进行日常运行管理,由所属区县产业、联合单位或者下属企业,明确责任人,实行专人专责管理。注重建成站点的作用发挥和长期维护,借助社会资源和公益企业,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提高服务站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共同推进渝工港湾的功能发挥。市总工会对当年评为全总、重庆市级“最美渝工港湾”与市城管局命名的“劳动者港湾示范点”予以一定金额的补助,用于解决站点物资补给或水电气等费用。
鼓励更多渝工港湾
不断提升星级服务群众更到位
据了解,渝工港湾按照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五级评估管理,它们的具体标准是,一星级渝工港湾:内部设施能够满足户外劳动者饮水、就餐、休息等部分基本需求;二星级渝工港湾:内部设施能够满足户外劳动者饮水、就餐、休息等基本需求,具备充电、储物等服务功能;三星渝工港湾:在二星级渝工港湾功能基础上,具备阅读、上网、收听收看等拓展功能;四星级渝工港湾:在三星级渝工港湾功能基础上,具备定期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公益活动等功能;五星级渝工港湾:在四星级渝工港湾功能基础上,能延伸拓展较多特色服务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力。
另外,渝工港湾实际使用面积(服务区域面积)、容纳人数、功能配备也可作为确定服务站点星级和授牌的参考标准:一星级渝工港湾也称微港湾,面积和容量较小;二星级渝工港湾实际使用面积一般应大于5㎡、可容纳5人以上;三星级以上渝工港湾实际使用面积一般应大于15㎡、可容纳10人以上;四星级及以上渝工港湾还应具备综合类服务功能。
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在优先满足基本服务功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渝工港湾可结合实际需求,拓展设置“重庆工会普法角”“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爱心妈咪小屋”“心理辅导室”“职工健身中心”“劳模风采展陈”“应急药箱”等功能载体,不定期举办政策宣讲、温暖驿站、清凉港湾、招聘报考、技艺展演、健康辅导、文化熏陶、爱心指引、便捷入会、维权普法等活动,充分发挥渝工港湾功能。同时,基层工会可选择适宜地点,为职工新建或提升“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爱心妈咪小屋”“心理辅导室”“职工健康中心”等服务阵地,满足职工多元需求。
参照全国总工会《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管理和评比办法》,市总工会每年授牌重庆市级“最美渝工港湾”100个,原则上从四星级及以上渝工港湾和区县产业级“最美渝工港湾”中评选。2024年起,向全国总工会推送“最美工会驿站”,原则上从上一年重庆市级最美渝工港湾中择优推荐,本文开头所述的重庆枢纽集团通邑公司渝工港湾就属于这样的幸运者。
为强化管理,主管部门如发现作用发挥不好或者名存实亡,经整改问题严重的给予黄牌警告,问题特别严重或连续两次得到黄牌的给予红牌,撤销该渝工港湾并收回标识(牌匾)。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通讯员 徐熙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