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3日)上午,2025“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在临港举行。论坛聚焦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及行业代表,以“共赢蓝色未来:中国方案与世界愿景”为主议题,围绕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大学生参观“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展示
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是第一次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高层次论坛,涵盖“共促海洋发展”“共襄海洋治理”“共推海洋合作”“共护海洋安全”等分议题。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00多年前,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留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当今世界,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理念也是实践。此次论坛在上海举办,将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大学生代表获赠郑和宝船模型,标志着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论坛上,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海事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发布2025“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倡议,倡议提出:汇聚蓝色力量,共建海洋城市;激发蓝色动能,共促海洋发展;完善蓝色规则,共襄海洋治理;加强蓝色协同,共推海洋合作;筑牢蓝色防线,共护海洋安全。
2025“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倡议发布
在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讲起了多个“蓝色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十多年前,一家注册在上海浦东的民营国际船运公司的国际货轮,在海上被海盗劫持,时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的沙海林参与解救工作。整个过程艰难复杂、惊心动魄,最终历时3个月,被劫持的货轮和19名中国船员获救,“这是我首次意识到国家海上力量和海洋安全与协作的重要性,后来,这家企业成长为拥有60多艘国际海洋货轮的大型航运公司。”第二个故事,是上海水产集团与基里巴斯KFL公司的合作,双方全力推动基里巴斯海产品获得入华准入资格,星斑裸颊鲷、驼背笛鲷、螳螂虾、方格星虫……一系列海产品在多届进博会上“首秀”,“中国企业在推动‘海上命运共同体’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
论坛承办方,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透露,该校自建校以来就非常注重国际海洋与海事的合作,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云端海事大学”,构建智能引领、数据驱动、数字共生、伴云出海的现代化海事教育体系,创新涉海国际传播实践。“学校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全球海洋治理’新理念,推动海洋法治数据基座研发中心、交通运输可信数据空间实验室、海洋法治数鉴算力中心的建设,开发海法云数据基座,打通涉海相关部门和企业数据,推动国际海洋数据标准与规则的协同。”初北平告诉新民晚报记者。
第一届大学生讲海洋故事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启动
论坛上,“守护蓝色家园,共赢蓝色未来”第一届大学生讲海洋故事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同期启动。
原标题:是理念也是实践!2025“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举行,发出“蓝色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