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消费日报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明确所采用国际标准的范围和采标主体的范围;二是建立国际标准全过程跟踪机制;三是明确采标国家标准制定周期要求;四是强化版权政策要求;五是完善采用国际标准监督和纠错机制。这一举措宛如一阵强劲且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消费市场。从消费维度看,它将带来深远且积极的影响,为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明确所采用国际标准的范围和采标主体的范围,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第一道坚实防线。国际标准往往经过严格的制定和验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当这些标准被纳入我国国家标准体系,意味着消费者所接触到的产品和服务将遵循更为严格、规范的准则。例如,在家电领域,采用国际标准可以使我国家电产品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最大限度的与国际标准接轨,还可避免一些技术及设计风险,同时有利于消除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提高我国家电出口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建立国际标准全过程跟踪机制,使我国能够及时掌握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消费市场而言,意味着可以更快地将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引入国内,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国际标准对于设备的健康监测功能、数据准确性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我国企业通过跟踪这些标准,不断改进产品,推出更加精准、实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引领了消费潮流,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需求。这种对国际标准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使我国消费市场始终保持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颖、优质的产品选择。
明确采标国家标准制定周期要求,对采标国家标准项目优先立项,并规定了从计划下达到报送报批材料的期限,这大大缩短了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时间。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能够更快地享受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后带来的好处。
强化版权政策要求,从采标国家标准的立项评估、报批审核、标准公开等多个环节对版权保护提出要求,确保采标国家标准文本的公开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要求,遵守国际标准组织的版权政策。这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采用国际标准监督和纠错机制确保了采标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对于提升消费体验质量至关重要。在汽车行业,采标国家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汽车在安全性能、环保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国际标准组织,促使国际标准不断完善。国内汽车企业根据改进后的标准进行生产,汽车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提升,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这种监督和纠错机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推动消费体验质量的提升,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办法》的出台为消费者构建了一个安全、优质、公平、创新的消费环境。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升级和发展,让消费者在消费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乐趣,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