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变化分析
基金数量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453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7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57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有1363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26只。基金新发数量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数量较上季度有所回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新成立5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4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有2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1只。
基金规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较上季度有小幅度提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规模达到了34862.38亿元,较上季度增加577.22亿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173.90亿元至5222.69亿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491.76亿元至20688.93亿元、灵活配置型基金合计规模减少88.65亿元至8653.23亿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0.21亿元至297.53亿元。基金新发规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较上季度有所下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新成立规模达到了139.10亿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为3.73亿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126.83亿元、灵活配置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46亿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6.09亿元。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仓位变化分析
在基金仓位方面,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涨跌互现。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上个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减仓0.17pct至89.49%,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0.05pct至86.68%,灵活配置型基金加仓0.24pct至73.50%,平衡混合型基金加仓1.55pct至59.02%。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变化分析
在重仓股数量方面,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股总数量连续两个季度现显著回升。本季度最新重仓股数量为2639只;重仓股平均集中度较上季度有所下降,最新重仓股平均集中度为52.8%。被新纳入重仓股较多的A股是比亚迪、紫金矿业、恒力液压、九号公司-WD、芯原股份等等;被新纳入重仓股较多的港股是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泡泡玛特、小米集团-W等等。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偏好变化分析
在重仓股行业配置方面,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传媒、商贸零售、汽车、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加仓;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减仓。引入重仓股补全法,我们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基金模拟全持仓信息。进一步分析发现,模拟全持仓在汽车、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传媒等行业加仓;在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减仓。
在板块配置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股在科技、消费以及医药板块分别加仓1.81pct、1.07pct以及0.65pct;在周期和金融板块分别减仓2.90pct以及0.64pct。模拟全持仓在消费和科技板块分别加仓1.43pct以及0.88pct;在周期、金融以及医药板块分别减仓0.94pct、0.89pct以及0.49pct。
公募基金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信息获取和投研能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其已经成为A股投资的风向标。以股票投资为主的非指数型公募基金产品,包括:主动偏股型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增减股票、仓位变化、配置变化等行为都备受市场关注。因此,本报告将对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持仓特征进行分析。
1.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变化分析
基金数量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453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7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57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有1363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26只。
可以发现,在2015年二季度及以前,普通股票型基金数量最多,其他类型基金数量较少;2015年末至2018年间,由于股票市场不景气,仓位较为灵活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数量增长较快;2019年至2021年末,随着股票市场持续上涨,仓位较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数量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由于我国权益市场表现波动较大,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数量增速有所放缓,灵活配置型基金数量连续十四个季度出现负增长。
基金规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较上季度有小幅度提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规模达到了34862.38亿元,较上季度增加577.22亿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173.90亿元至5222.69亿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491.76亿元至20688.93亿元、灵活配置型基金合计规模减少88.65亿元至8653.23亿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增加0.21亿元至297.53亿元。
可以发现,在2018年及以前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从2019年到2021年末随着股票市场持续上涨,迎来了大幅增长,规模增长了两倍多。在2014年及以前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规模都比较小,主要在2015年牛市中有跳跃式增长,但很快回落;2019至2021年,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同样大幅增长,规模增长了接近一倍。2022至今,由于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各行业主题轮动速度加剧,导致各类型权益基金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基金数量的变化,可能受到新发、转型、清盘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发基金是市场重要的增量信息。基金新发数量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数量较上季度有所回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新成立5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4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有2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1只。
基金新发规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较上季度有所下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新成立规模达到了139.10亿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为3.73亿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126.83亿元、灵活配置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46亿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6.09亿元。
2.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仓位变化分析
在基金仓位方面,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涨跌互现。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上个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减仓0.17pct至89.49%,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0.05pct至86.68%,灵活配置型基金加仓0.24pct至73.50%,平衡混合型基金加仓1.55pct至59.02%。
事实上,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变化与市场行情相关度较高,2023年以来受主题投资以及各板块走势影响,多数基金经理选择顺势而为根据市场整体情况改变自身产品的权益仓位。基金加仓0.24pct至73.50%,平衡混合型基金加仓1.55pct至59.02%。
3.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变化分析
在重仓股数量方面,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股总数量连续两个季度现显著回升。2024年四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共将2639只股票纳入重仓股。可以发现,2016年及以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总数量逐年增加,最高超过1900多只;2017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总数量迅速减小;2018年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总数量整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400只左右;2021年以来重仓股数量再度增加,2023年四季度持续刷新至历史最高水平。
在重仓股集中度方面,2025年一季度重仓股平均集中度较上季度有所下降。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平均集中度为52.8%。可以发现,2018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平均集中度整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55%左右。
在重仓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重仓持有电子、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的A股股票。其中,重仓持有总市值较高的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立讯精密、比亚迪等等。
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重仓持有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电信服务行业的港股股票。其中,重仓持有总市值较高的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中国移动等等。
在新进重仓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新进重仓股主要是有色金属、机械、汽车等行业的A股股票。其中,被主动权益类基金新纳入重仓股较多的是比亚迪、紫金矿业、恒力液压、九号公司-WD、芯原股份等等。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新进重仓股主要是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的港股股票。其中,被主动权益类基金新纳入重仓股较多的是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泡泡玛特、小米集团-W等等。
4.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偏好变化分析
在重仓股行业配置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行业配置依旧较为分散,仅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上的配置权重相对较高。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传媒、商贸零售、汽车、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加仓;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减仓。
考虑到,重仓股信息并不完整,非重仓股可能也会影响到基金的行业配置信息。因此,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提出了重仓股补全法,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兼顾时效性,可以作为公募基金配置偏好分析的有效工具。(详情可见《20181102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基于模拟全持仓的基金配置偏好分析:2018Q3主动权益类基金加仓金融板块大幅减仓医药行业》)。
具体的,重仓股补全法,即在证监会行业配置约束下,利用上期持仓股票和全市场其他股票补全本期行业配置缺失的部分,模拟本期全部持仓,进而估计基金的中信行业配置信息。其中,在三季度(或三季度)节点使用的是上期的年报(或半年报)的真实持仓信息,在二季度(或四季度)节点使用的是上期的一季报(或三季报)的模拟持仓信息。该方法前提假设条件为基金经理配置偏好具有延续性,其管理的基金在前后期非重仓股的行业配置比例不变。
以主动权益类基金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重仓股补全法估计的行业配置信息与真实行业配置信息的整体相关性在0.99以上,平均行业偏离在0.15%以下,远优于传统的净值回归法和重仓股单位化法。
在模拟持仓行业配置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模拟持仓的行业配置较为分散,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机械、汽车等行业的配置权重较高。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在汽车、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传媒等行业加仓;在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减仓。
进一步的,我们从行业间的内在属性和差异性出发,参考行业指数涨跌幅表现,将中信行业划分为周期、消费、医药、金融、科技、其他六大板块。下面我们将从板块的视角分析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偏好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在重仓股板块配置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股的板块配置较为集中,在科技、周期以及消费板块上的配置权重超过20%。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四季度,在科技、消费以及医药板块分别加仓1.81pct、1.07pct以及0.65pct;在周期和金融板块分别减仓2.90pct以及0.64pct。
在模拟持仓板块配置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模拟持仓的板块配置较为集中,在周期、科技以及消费板块上的配置权重均超过20%。2025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四季度,在消费和科技板块分别加仓1.43pct以及0.88pct;在周期、金融以及医药板块分别减仓0.94pct、0.89pct以及0.49pct。
上一篇:华为发布,兆瓦超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