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郑依霖) 春深日暖,万物竞发。眼下,龙游县春茶、玳玳花等各类农作物相继成熟,农户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摘,在春耕时节呈现了一派“春收”景象。“这两天茶叶慢慢多起来,已经进入丰采期了。”4月14日,在龙游县溪口镇枫林村的茶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吐露嫩绿的新芽,采茶工头戴斗笠、腰挎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指尖轻捻,将鲜嫩的一芽一叶收入茶篓。大家趁着天气晴好,正抢采春茶以便及时供应市场。
“我们一般在清明节前几天开始采摘,采摘周期在一个月左右,每亩可以制成15公斤至20公斤干茶。”龙游方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雄军介绍,随着气温回升,茶园进入丰采期,茶叶产量也逐步增加。
在山下的茶叶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工作人员正将新鲜茶叶通过萎凋、杀青、揉捻等18道工序,制成品质上乘的方山茶。
“我们这个茶园有130亩,主要品种是群体种,茶龄在60年左右,滋味比较醇厚,香气也比较馥郁。”陈雄军说,现采的茶叶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含有更为丰富的物质,口感以及香气更为独特,备受茶友喜爱。
与此同时,位于小南海镇东塘山村的龙游县赛然生物科技公司玳玳花科技小院内,连片的玳玳花如繁星般缀满枝头,公司工作人员正组织村民抓紧采摘。大家挎着竹篮穿梭于花树间,将朵朵饱满的玳玳花收入篮中,不一会儿就采满了一小篮。
“玳玳花采摘期一般是4月中旬到5月上旬,这两天刚刚开始采摘。”该公司玳玳花科技小院负责人吴剑斌介绍。据了解,玳玳花又名回青橙,因其“花果同枝、隔年同株”的生长特性,被誉为“四季常青的天然宝库”。近年来,龙游县赛然生物科技公司在专家团队的助力下,不断进行玳玳花果加工技术升级,因地制宜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让玳玳花果“身价倍增”。
“这个科技小院是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的,专注于玳玳花果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以实现玳玳花果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助力玳玳花果产业绿色发展,提高玳玳花果的产量和附加值。”龙游县赛然生物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姜智英相告,随着盛花期到来,玳玳花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将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