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农业农村局会同保险公司到现场勘察损失情况,完成理赔工作。
本报讯(记者 孙颖)4月12日13时35分,丰台区魏各庄村一农业园区的账户上,收到首笔2000元保险理赔款,离他们11时报案还不到3小时。
记者从丰台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应对极端大风天,丰台区提前完成全区697栋农业设施隐患排查,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守护农户利益。
接到大风橙色预警后,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力量对全区697栋农业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边排查边指导农户排险。共发现棚膜损坏、耳房门损坏、堆物堆料等安全隐患14处,均于4月10日组织相关生产主体完成隐患点位加固和垃圾清理等工作。
近年来,丰台区农业农村局持续创新农业保险机制,为农户构建起全方位的风险保障网。2024年,全区种植险总保费达59.59万元,覆盖面积4515.92亩,全年理赔金额113.72万元。
“现在还能投保吗?”大风橙色预警后,面对农户的急切询问,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立即协调相关保险机构,启动农业保险绿色通道。4月10日至11日,48小时内完成投保资料审核、验标出单22张。其中王佐镇庄户村设施农业园区经营公司是在4月11日22时39分提出投保诉求的,12日上午9时就顺利完成园区内23栋蔬菜、草莓、育苗温室大棚的保险现场验标。而报案不到3小时就收到首笔理赔款的农业园区,也是在11日完成投保的。
“4月12日11时,接到魏各庄村蔬菜大棚薄膜遭到大风破坏的信息后,我们会同保险公司到达现场勘察损失情况。12日13时35分,完成理赔,创造了‘接案3小时内赔付’的新纪录,也是此次全市大风天气农业政策性保险第一笔赔付。”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区将从速完成此次大风灾害理赔,并持续优化“防—救—补”全链条应急机制,让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成为农户的“定心丸”。
财险机构各险种
报案超1200件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昨晚,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数据称,此次极端大风天气期间,截至17时,北京地区财险机构累计受理各险种报案合计1278件、估损金额1343.76万元、已赔付数量为268件。
据统计,车险报案672件、估损金额425.55万元,已赔付案件228件;农险报案49件、估损金额23.96万元、已赔付数量24件。从件数上看,涉及个人案件的车险完成赔付34%、农险完成赔付49%。此外,其他财产险报案557件、估损金额894.25万元,已赔付数量16件。
北京地区财险机构全面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筑牢保险服务“防风墙”。例如英大财险北京分公司向电力客户单位逐一发送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函,提醒加固防风设施,助力保障民生用电安全;国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在大风高发区域设置“灾害应急专员”,实时跟踪灾情进展。
各财险机构进一步畅通报案渠道,优化理赔服务。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主报案后,查勘员采用线上定损的方式,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照片并快速判定损失,2个小时完成快速理赔;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依托“平安好车主”App及线上智能理赔系统,开通绿色通道,实现远程定损与快速赔付。
上一篇:警惕渠道医美背后陷阱
下一篇:三地共推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