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2024年,花溪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勇担职责使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力有效、亮点纷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花溪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擎思想旗帜 筑牢信仰之基
2024年,花溪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理论武装、理论宣讲、宣传宣教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筑牢了花溪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一年,花溪区委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纪学习教育、新质生产力等开展多次专题学习研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实现全覆盖。全区上下忠诚核心的政治底色更加鲜明。
这一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壹刻宝·文化驿站等阵地,花溪区组建以党员领导干部、理论专家、道德模范、基层骨干等为成员的区委宣讲团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造“百年党史·一路高歌”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品牌,深入推进“理论宣传二人讲”工作,组织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340余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一年,聚焦强化主题宣教,花溪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示范带动,实现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到学校讲思政课全覆盖。“强国复兴有我·忠诚为党为民”主题知识竞赛、“‘忠诚铸警魂、热血护平安——缅怀马金涛烈士’共读活动”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次次学习研讨,一场场精彩宣讲,一项项创新举措,让真理之光照耀花溪大地,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壮大主流舆论 激扬奋进力量
2024年,花溪区通过抓实主题宣传、重点宣传、国际传播,持续弘扬新时代“花溪精神”,讲好花溪故事,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主题宣传有声有色。花溪区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省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内容,策划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推出各类宣传稿件9689条次,中央、省、市媒体刊播刊载花溪稿件3193条次,《秀美花溪,醉美秋色等你来》宣传作品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贵州山居’重大网络主题传播工程”中获十佳优秀作品奖。
重点宣传浓墨重彩。花溪区建立常规信息每日推送、重点内容专题推送、季度媒体通气会和全媒体信息畅通的“3+N”大外宣工作机制,持续发出花溪好声音。去年,各级各地媒体先后到花溪采访、报道、直播,全方位展示花溪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模式经验,用正能量、高声量、大流量讲好花溪故事。花溪区牛肉粉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获得广泛关注。
国际传播多点发力。花溪区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多向发力,持续开展国际传播。中央媒体发布《贵阳举办独特的洞穴音乐会》等关于花溪区的国际传播稿件16条。《贵阳:打卡花溪区镇山村 寻觅石头搭起的世外桃源》《贵阳:“烟火气”里的“诗和远方”》经《中国城市报道》采用,节目同时在美国天下卫视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中文频道等国际频道播出,秀美花溪声名远扬海外。
主流的声音从不缺席。花溪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持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愈发清晰响亮的时代“好声音”。
突出价值引领 加快文明建设
2024年,花溪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文同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增强。
文明培育温润人心。花溪区充分用好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制作公益广告宣传框460余个,广泛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心童伴·溪护未来”“花溪·少年说”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项目,开展系列活动350余场;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礼遇工作,走访慰问先进典型,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参加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完善“2112”工作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
文明实践方兴未艾。花溪区积极探索推进“百千万”工作,完成70个实践所(站)提档升级,210个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开设“文明实践大家看”专栏,培育“我为花溪添朵花”“百年党史·一路高歌”“小小‘院’望”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24个。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提质扩面、提档升级,逐渐推动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明创建可感可及。花溪区坚持文明城市共创、共建、共享,把治理“四乱”、开展“六清”作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的重要抓手,统筹全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整治乱倒建筑垃圾、劝阻占道经营、清理河道水体、清理乱停车辆3000余次,多部门联合出动70余人次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完成督促整改问题100余个,推动花溪环境更美、人文更美、业态更美。
推动传承创新 繁荣文化产业
2024年,花溪区聚焦“一城一副四区”城市定位,围绕“铸魂”“培基”“赋能”持续发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竞争力。
文化供给丰富多彩。花溪区聚焦“一圈两场三改”,完成凤鸣生活圈壹刻宝文化驿站建设,持续丰富8个壹刻宝·文化驿站内涵和活动内容,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全年累计开展文化服务及文化活动1000余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受益群众约15万人次。创新推出花溪·少年说、花溪鲲·国风动漫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联合贵州省诗人协会举办书香花溪·文化同行——“世界读书日”活动暨贵州文化艺术家助力乡村振兴诗歌朗诵会活动,创新打造“书香花溪·悦读悦行”全民阅读品牌,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年举办“路边音乐会”97场、“溪山春兴”“花溪之夏”“秋语秋寻”“冬霁悦游”系列文商体教旅活动130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持续为花溪引流量、聚人气。
文艺创作精彩纷呈。聚焦新时代群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花溪区深入挖掘本地文化故事,创作出版图书《红军长征在花溪》《青岩文化与历史》、短视频《红色街上》、微电影《闪亮的坐标》、长诗《花溪等你》等文艺精品,微电影《闪亮的坐标》分别在贵州省、贵阳贵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50余名省内外文化名家参加了《花溪等你》长诗首发仪式。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花溪区积极开展文化产业统计、规上文化项目的扶持申报、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文化企业的孵化培育工作,招引华纳国际(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落地,孵化注册花恋溪文化传播公司、墨蜻文创公司,支持建成喜山文化艺术中心、百无一用·乡村书屋等文化产业项目。
新的一年,花溪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花溪实践新篇章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勇担文化使命 激扬奋进力量》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下一篇:樱花季期间环境保障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