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们被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吸引。
演员们用各种乐器为大家演奏。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杨丹丹 摄青铜编钟响起,浑厚有力,天籁之音瞬间吸引小记者们的注意力。近日,南宁晚报小记者团精英小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钟磬和鸣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的91套(292件)文物精品,其中8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承载着古曾国的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古代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现场的编钟演奏和文物讲解,为小记者们带来一场集观赏、聆听、学习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记者韦婷婷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 梁琦
2月15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了“钟磬和鸣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
步入青铜器展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一件件青铜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看,那些鼎有的体型巨大,有的小巧精致,在庄重威严中又透露出一种神秘莫测的魅力。其身上的饕餮纹、夔龙纹等纹饰,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清晰可辨,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悬挂于特制木架之上的编钟让人眼前一亮,其青铜质地十分坚硬,是一种大型礼乐重器,敲击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常用于古代祭祀、宴乐等盛大场景。钟体上的铭文为研究古代的文明、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博物馆内有幸欣赏到了由年轻艺术家们用铜鼓、编钟等器乐演奏的迎新春音乐曲目——《茉莉花》《彩云追月》《声声慢》《恭喜发财》等,优美的旋律让人陶醉。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物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会
■小记者陈星辰 南宁市凤翔小学景晖校区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小音箱、随身听等设备随时随地听到美妙的音乐。那2000多年前的古人又是怎样听音乐的呢?
近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钟磬和鸣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在参观现场,随着编钟的敲响,一支支美妙的乐曲通过青铜乐器在音乐厅回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聆听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感受到了古代的音律之美。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到战国曾侯乙编钟是国家一级文物,是迄今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它制作工艺精美,巧妙运用了合瓦形的设计,使得它一钟两音,而钟身上一颗颗乳钉状的突起则起到了消音的作用。据悉,全套曾侯乙编钟有65件,共有128个音,比欧洲的钢琴还早出现2000多年,不愧是国之瑰宝。
难忘的博物馆之旅
■小记者黄杰燊 南宁市虹桥小学
2月15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
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四楼,欣赏了编钟表演,现场不仅有动听的编钟声、悦耳的笛子声,还有好多种乐器的和声,美妙极了。在文物展示区,我们看到许多文物,如南公方座簋、背带纹方壶、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兽面纹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尊盘,它最顶上的盘子用来盛酒,而下面更大的盘子则是用来盛放冰块或岩浆,这些冰块或岩浆可以让顶盘上的酒变凉或加热,古代人的智慧让我佩服。
现场,带队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人一本拓印本,让我们收集文物印章。一个、两个、三个……随着参观活动的进行,我不断探索,我的拓印本很快就收集到各种各样的文物印章。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不少文物,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有意义且难忘的一天。
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之行
■小记者农涛宇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近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到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睹青铜文物的风采。
广西民族博物馆外立面是铜鼓的造型,具有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特色。当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四楼欣赏编钟演奏。舞台上摆着一整套编钟,随着灯光变暗,演员身着鲜红色的衣服入场,并用各种乐器为我们演奏了一支支动听的乐曲。
欣赏完表演,我们来到二楼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放在展柜中的青铜器,这是一个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在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在很久以前,鼎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到了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人也可以使用鼎,但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不少遗址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鼎。
在展柜中,有一件类似烤盘的文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听讲解员说,使用这个“烤盘”的这位国君生前非常喜欢吃烤鱼,据说这件文物出土时,上面还残留有鲤鱼的鱼骨。
这次参观,让我认识了不少青铜文物,了解了不少关于青铜器的故事。
民族博物馆的艺术之旅
■小记者潘宛莹 南宁市官桥小学
2月15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钟磬和鸣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
在编钟表演中,大大小小的钟声击乐、独特的音乐效果以及神秘的浪漫外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编钟表演结束后,馆内的参观更让我们震撼。博物馆内展示的一个个古朴雅致的古文物令我们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工艺的精妙绝伦。它们虽然静默不语,却诉说着千年历史。它们经历千载,风华依旧。每一件青铜器都有一个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此次参观不只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从古典乐的音韵魅力,再到青铜器的雄浑古朴。让我们意识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多元厚重,源远流长。
上一篇:游客抱怨的槽点 景区进步的锚点
下一篇:“一票3日有效” 助力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