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见效慢,创新之路并不平坦,还会遭遇不少成长之痛。
2025年宝山区医企“面对面”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对接活动今天举行。其中有不少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曝光率较高的“科创新星”。比如,研发出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近观科技。
这些在业界已经闯荡出一定名气的企业,需要的不再只是简单的惠企服务。“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痛点、难题”,企业负责人受邀参与对接活动时这样表示。
提前拿到参会名单后,企业负责人的顾虑逐渐打消。会议不仅邀来了区科委、卫健委等职能部门,还有南大开发公司等区域企业,更有市区医疗机构代表以及成果转化人才。
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咨询涵盖了资金、人才、需求对接等多方面,企业范围也涵盖了初创企业、独角兽等多样类型。
优质医疗器械加速“入院”
病患只需将手掌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就能准确测量血糖水平。这项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甫一亮相,便引发业内关注。目前这款产品正进行注册临床试验。
眼见“无创血糖检测”火出圈,作为研发者之一的近观却有自己的苦恼——希望后续能与更多医院对接。特别是位处宝山区内的华山北院、友谊社区医院。企业为新技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倘若在市场端落于人后,不仅陷入被动,也会挫伤创新积极性。
近观的烦恼并非个案。承葛生物、纳奥生物、橙康生物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种子选手”也提出了类似需求。
对此,市区医疗机构代表当即表示,针对企业提出的需求将主动研判,加快研究,争取为优质的医疗器械趟出一条更便捷高效的“入院路”。
优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助力科研成果尽快从“书架”走向“货架”,这也是此次专场对接活动的目标之一。
生物医药领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受限于规模化、工业化的种种难题,迟迟未能走进生活,惠及病患。
座谈会上,各医疗机构代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企业代表、成果转化人才代表认真听取路演项目介绍,并就成果转化、应用方向及产业化融资需求等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场景,围绕创新产品应用及医疗数字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产业人才“朋友圈”,也为后续医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对接机会,我们和医院、人才面对面交流,充分交换了需求。希望未来能借助区内临床资源,开展更多深层次的合作。”有参会企业代表表示,经营主体就像“候鸟”,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类似的对接活动,突破以往传统形式,以定制化模式对接产、学两端的需求,有望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原标题:无创血糖检测“走红”之后,研发企业有啥新动向?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王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