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科技赋能春耕忙 特色产业势头强
本报通讯员 高 琼 杨 丽
春光渐浓,农时催人。在徽县这片广袤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劳作的身影,他们抢抓农时、迅速行动,在肥沃的土地上撒下孕育丰收的种子,用汗水与希望辛勤浇灌,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备耕图。
走进徽县栗川镇闫庄村冬小麦抗锈集成高产技术千亩示范点,一派繁忙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新农机来回穿梭,两架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精准地将农药喷洒到每一株麦苗上。
“我们通过推广抗锈集成高产技术,从选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都进行科学指导,现在小麦的整体长势良好。”正在田头进行指导的农技人员罗志强介绍道,“现在这些新农机和无人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田管理效率,农户们也轻松了不少。”
与此同时,徽县的蔬菜产业在科技的加持下也跑出“加速度”。在水阳镇双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内,自动播种机将精选的辣椒种子,精确播撒进装满营养土的育苗盘中,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播种效率,为辣椒提前上市赢得了先机。永宁镇岳王村物联网蔬菜标准产业园区内,智能温控、自动喷灌、光照调节等设备一应俱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控制灌溉、施肥等操作,精准化管理让蔬菜产量不断提升。
当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春耕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农业特色产业也紧随其后,释放出无限活力。走进高桥镇黑松村,苗农们起早贪黑,忙着育苗撒种、装罐移栽、浇水施肥。他们精心呵护着红豆杉、雪松等小苗木,为今年的丰产打基础。农户李凤霞笑呵呵地说道:“我们村上山大沟深,天气又冷,不适合种小麦和玉米,这几年通过种苗木,家里的收入提高了不少,现在趁着开春把苗子打理好,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
在永宁镇陈添果有机家庭农场,果农们正忙着为果树修剪树枝、施肥浇水。近年来,徽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种植了各类优质水果品种。果农老陈看着满园的果树,满怀期待地说:“这些果树一定得精心伺候着,让果子长得又大又甜,卖个好价钱。”
在水阳镇刘沟村循环农业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菌垄整齐排列,一朵朵羊肚菌探出褐色的小脑袋,虽还未成熟,却长势良好,充满生机。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菌香,工人们穿梭其中,仔细检查着羊肚菌的生长情况,为后续的丰收做着准备。
“今年我们调整了种植方法,羊肚菌前期的生长态势很不错。你看这些小家伙,虽然还没到采收的时候,但状态很好,相信成熟的时候产量和品质都会不错。”刘沟村循环农业项目负责人张建军满怀期待地介绍道:“后续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它们的生长,确保能有个好收成。”
目前,徽县春耕生产已全面铺开。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徽县各部门积极行动,农技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春耕春管技术培训,调查冬小麦、冬油菜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让农业技术服务到位。农机部门投入旋耕机、拖拉机等农机具,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农资管理与农业执法部门联动,指导农资市场和门店备足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物资,并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