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春晚上,外卖员王计兵的一首出自结结实实底层生活的外卖诗《赶时间的人》,拨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
我也认识这样一位飞奔的外卖员。那是一年前的一个冬夜,雨夹着雪在窗棂上敲出细碎的声响,我蜷在沙发里看书,手机屏幕突然亮起“订单已送达”的提示,随后门铃轻响,我打开门,冻得两腮发红的外卖员笑着把餐盒递过来:“这是您的鳗鱼饭。”就在我准备伸手去接时,塑料提手突然断裂,滚烫的酱汁泼溅到了门口的地毯上。
“我来擦。”他利落地摘下头盔,从口袋里掏出纸巾跪地擦拭,又从怀里变魔术似的掏出一杯姜茶给我,我不接。他笑道说:“这是赠饮,给您驱驱寒。”
后来才知他姓谭,租住在对面的小区,怪不得我点的外卖大多是他送上门来的。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外面下起大暴雨,他进楼道时脚下打滑,将我点的个酸菜鱼泼去了小半盒汤,他执意要冒雨去再买一份赔我。我说:“不用了,泼了一点汤汁,没有多大损失。”他翻出手机给我看,说“这个月雨水多,因误了点,已出现二个差评,如再出现差评,就会扣更多的钱,到时寄回家的生活费就剩不了多少了。”说话时,他已蹲到地上擦着油渍,我说:“请放心,我不会给你打差评的。”他面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跑进电梯。
自此,每回见面,他都会和我聊上几句,渐渐地,我从生活的缝隙里大致拼凑出他日常的轮廓。每天清早一起床,就冲下楼,从车棚中推出电动车,飞快骑出小区赶往店铺,去取一天中的第一单。他迎着晨风风风火火地赶路,为的是让客户能及时吃上热乎乎的早餐,却把他自己的早餐锁定在上午九点之后。中午,等他将一份份鲜美的午餐送达之后,已是午后三点多,他从保温箱里摸出一袋方便面,去马路边的驿站用开水冲泡一下,扒拉完后,又忙着接送晚餐单……
年前的一天,外面下起冻雨,整座城市就像被塞进了冰柜。我在窗边看书时,忽听楼下传来重重的金属碰撞声,探头下看,原是小谭的电动车撞到了车库出口边的隔离桩,电动车后座上的保温箱跌落在地。我冲下楼,从地上扶起他,见他裤子的右膝盖上撕了个口子,右手掌也被擦破,殷红的血珠顺着指缝往下流。在我帮他扶起电动车时,他却跪到潮湿的地上,忍着疼痛,伸手欲去搬起保温箱,我赶忙帮他把保温箱搬到后座上固定好,他用左手抖抖索索地摸出手机,拨通了客户电话:“对不起,我刚摔了一跤,您的外卖要迟一点才能送到。”我硬拽着他去边上的一家诊所,在医生帮他包扎伤口的间隙,他和我说起了他老家偏瘫的父亲,说起正读初中的孩子,说他想多赚点钱,想回老家开个书店。诊所里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我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希望的光。
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在24小时便利店遇见他,当时他正用冻红的手指握着铅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发现我在看他,他略显局促地说:“送外卖就是和时间赛跑,根据平时积累,我记录下周边商家的出餐规律,然后画出配送的最佳路线图,这样既可节约等待时间,也可缩短送餐时间。”我问他:“腊月天忙不忙?”他笑着说:“忙,一天比平时要多送一二十单。不过这个月,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差评呢。”
外卖员,风里来雨里去,路上,骑车跑得最快的身影就是他们。小谭曾和我说过,路上情况千变万化,偶尔遇到特殊情况晚点了,大多数客户都会体谅我们的辛苦,不会轻易给个差评。是啊,理解,看来在人与人交往中最为宝贵。要知道,这座城市里,有太多像小谭这样外卖员,他们“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他们,着实值得人们善待。
春节过后,我在小区门口又遇到了小谭,他告诉我:“干到暑假,我就不干了,准备回老家开个书店,一为照料父亲,二为照顾即将上升高中的孩子。其实我喜欢干送外卖这一行,人活着就要互相添个热乎气儿,能每天为那么多的人送去热乎乎的餐饮,是一件幸福的事。”
望着憨厚的小谭骑车消失在楼道的拐角,温热的雾气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原来人间至暖不在炭火鼎沸处,恰是陌路相逢时,有人愿为你俯身送来一丝暖意。
上一篇:个人项目金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