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 通讯员 霍萍)近日,一款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套可以360°无死角观看、监测海面及海洋环境的船舶之“眼”惊艳亮相,顺利完成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的目标识别任务,不但在白天能看得远、看得准,夜晚或大雾等极端海况下,同样慧眼如炬、表现出众,可以全天候对海上目标进行远距离实时识别与监测。
这一船舶“慧眼”是由智能学院团队历经14年技术攻关所研制的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聚焦无人化、智能化背景下智能视觉感知系统的关键难题,解决了环境感知、目标探测等技术应用领域的‘看不见’‘看不清’和‘看不懂’三大难题。”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院长蔡成涛教授介绍,针对全景拼接技术对实时、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性能的迫切需求,通过多镜头协同的高分辨率实时拼接技术,项目创新地采用国产海思芯片和定制化多镜头排布方案,通过特定的环形对称镜头排布,多镜头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下两层排布协同工作,打破了传统视觉系统在视野盲区、广域感知和高分辨率细节平衡、全天候适应能力、动态复杂环境下小目标探测识别等方面的瓶颈。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双模数据,增强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能力,有效提升了低光照下的全景图像采集质量,采用轻量化小目标检测与全景图像动态捕捉技术,兼顾嵌入式设备的低功耗与高精度需求,成功实现了多镜头协同的低功耗实时高分辨率全景拼接成像、异源图像协同感知以及全景图像智能感知,为智能化无人设备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目前团队研发的这套最新的全景视觉系统,硬件上采用最新的国产红外成像机芯和国产微处理器,并且提升了软件的算法和算力,具有更远更稳定的热成像能力,在低能见度、远距离条件下,看得更准了。”项目成员、智能学院教师曾薄文说。
原标题: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智能船舶安上“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