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王晶)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题,全面论述了农业农村今年的深化改革任务,其中在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中,“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这一举措备受关注。
针对高额彩礼问题,24日,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会上回应称,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有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化风成俗。
央广网记者梳理发现,7年来,中央一号文件6次点名“高价彩礼”,“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传递出治理高额彩礼积极信号。”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乡村治理研究室主任杨穗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谈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截图中央农办回应“高额彩礼问题”
记者注意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表述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实际上,这不是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治理高额彩礼”。央广网记者梳理发现,7年来,中央一号文件6次点名“高价彩礼”。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提出治理要求。
央广网记者梳理时关注到,2021年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提出治理“高价彩礼”,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要求“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2025年再次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4日下午,祝卫东回应称,抓陈规陋习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文件对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是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帮着农民想出路、找办法。比如,针对高额彩礼问题,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
当前,一些地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在杨穗看来,高价彩礼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因婚致贫、家庭矛盾、婚姻买卖等,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秩序,侵蚀着乡村文明的根基。
近年来,民政部门以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文明健康婚俗新风逐步形成。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杨穗建议,仍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文化重塑、制度约束等多维举措,以及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具体而言,杨穗认为,部分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虽有移风易俗的倡议,但往往流于形式,未能触及问题本质;同时治理手段单一,过度依赖行政命令。要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治理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治理实效。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价值观。
此外,还要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杨穗称,因此治理需兼顾“人情”与“制度”。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彩礼标准和婚俗规范,将其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对彩礼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祝卫东表示,比如,针对高额彩礼问题,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需要强调的是,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有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杨穗还要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只有钱包子鼓起来,文化素质提升上来,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彩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