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今的农村生活是非常多元化的,农民不能仅仅局限于种地和打工去获取收益,通过一些“投资小、风险低”的小生意,也是能够获取不错的收益的。
他们先去电子厂上班,然后去油漆厂上班。干了四五年,赚了点钱,回农村了。他们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了。因为姨妈怀孕了,不能出去工作。家里人少,舅舅干脆留在农村,不出去打工。就这样,家里承包给别人的私人预定就开始使用了。因为舅舅曾经接触过外界,所以不得不“创新”种田。别人种粮食的时候,他坚持要种药材。结果药材长得好,没人要,最后亏了。第二年春天之前,私人保留地承包给了别人。
舅舅看着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整天拿着手机研究“项目”。最后,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想“学点心”。他是一个手不沾太阳的人,三十多岁想当“大厨”。舅妈自然反对,但是舅舅是个固执的人,最终还是去学零食了。
回来后,我叔叔视察了方圆几十公里内的所有农村地区,最后觉得我们应该从我们当地的农村地区开始。先去办了健康证和健康证,然后找了个懂焊接三轮车卖零食的朋友。总投资7000元左右,我们直接“赶鸭子上架”。
我叔叔的大排档主要卖一些油炸食品和一些常见的当地小吃,比如鸡柳馒头、荷叶蛋糕馒头、油炸千层面、鸡汤米粉等。这些零食操作简单,个人注意清洁。一开始,
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8821336" qid="6595527552553489668">生意不怎么好,因为我叔叔干活太慢,很多人下地干活等着急了就不要了,后来随着越来越熟练,叔叔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虽然都是一些平价小吃,但是叔叔每天备料在100~300元之间,这个是结合我们当地的天气、学生放假流量、四季干农活人多人少的情况等去综合考虑的,叔叔干了几年早就烂熟于心,用他的话说就是“保证新鲜,一切尽在掌握”。
一直干了六七年,现在不光叔叔仍然在摆摊,婶婶送完孩子上下学也来帮忙,他们的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没有意外情况下,一天卖700~1000元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吃的净利润接近“对半”,所以一天的纯收入是超过300元的,夏天天气热,生意火爆的时候一天纯收入有时候能够达到500元,用我叔叔的话说就是“贵在坚持,胜在持久”。
为什么我会觉得小吃行业比较适合农民创业呢?
第一个原因:前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我没有外出去打工,我叔叔就想着让我也在农村卖小吃,我给他帮过一段时间忙,所以对于这个行业的运作、利润、工序等算是有所了解,相对简单,不伤脑筋。
第二个原因: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提高,在外面吃个饭花个十几块,很多人都能够接受这个消费标准,所以生意自然不用发愁。
第三个原因:流动摊位的小吃具有天然优势:一是没有房租成本;二是相关手续办理比较简单,不需要营业执照等手续;三是投资小而回报快;四是做生意的过程中可以对经营模式、食材选择、物料数量进行及时调整,避免浪费造成损失;五是运营成本低,个人就可以搞定,忙不过来家里人帮忙即可,小吃操作相对简单,只要熟练效率很高。
小结:所以,我认为,对于40岁的农民来说,投资一万元完全可以在农村搞个小吃摊进行创业,尽量做平价小吃,在创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听取顾客的意见,对小吃量的大小、小吃的口味、小吃的价格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小吃摊
总结:在农村进行“小吃创业”,是我个人能想到最合适40岁农民的创业方式了,一是投资低,二是回报利润相对可观。当然做小吃之前要经过妥善的学习,并且去办理流动摊位需要办理的一些手续,在制作小吃的过程中要注意干净卫生,多多听取顾客的一些意见进行改良,要去适应当地农村的消费水平、口味需求和小吃量的大小标准等因素,只有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且符合当地农村口味”,小吃生意绝对会蒸蒸日上,不用种地也不需要外出打工,就能开开心心把钱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