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铆足干劲开新局,奋楫争先创佳绩。今年一季度,市自然资源局紧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监管职责两条主线,积极投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靠前发力、善作善为,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夯实自然资源保障。
规划保障精准高效
市自然资源局持续健全“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让规划在实施中“活”起来,实现87个项目开复工。配合开展沈阳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专题研究,有序推进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等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综合运用先行用地、分期分段报批、调整用地审批等政策“工具箱”,提高土地要素保障服务质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主动作为、靠前发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截至4月末,全市获批新增建设用地719公顷,有效保障秦沈高速、丹阜高速、王家湾配套基础设施、地铁等急需开工项目用地需求,为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夯实保障。全市出让土地156公顷,成交总价24亿元,同比增长32%,浑南区优质地块经过60轮竞价出资后溢价成交,释放了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
审批服务提级增速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靠前发力、主动下沉,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撑和全生命周期保障。围绕全市新开工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将项目办理流程细化为“前期策划、征地组卷、土地供应、审批许可”4大环节、24个重要节点倒排工期,通过业务协同共享平台,实现项目底图、设计方案和办理进程一键调度,完成111个新建重点项目审批。桃仙机场二跑道项目在用地选址基本确定后,利用5个工作日完成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为项目可研办理创造条件。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沟通协调,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审查、协同推进,为项目落地做好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
存量资源盘活挖潜
加力盘活存量和低效资源,积极将“资源存量”盘活转化为“发展增量”,指导各地区逐宗地、逐项目研判闲置土地和停缓建项目处置路径,明确包保领导和项目专班,“一地一策”处置闲置土地5宗、12.6公顷,“一楼一案”推动银鼎大厦等3个停缓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多规合一”平台,结合控详规划、产业布局等管控数据制作“招商地图”,引导各地区以地招商、精准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积极争取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入选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新一轮试点城市。有力化解国有企业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采用“提级解遗”机制,开辟专窗专办,活用“容缺受理”“罚缴分离”等制度工具,将原本串联的规划确认、土地变更、税费核定等环节改为并联推进,完成燃气集团铁西办公区解遗登记,盘活国有资产约2.4亿元,相关经验纳入全市“国有资产盘活典型案例库”。
生态工程有序实施
坚决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抓紧春季造林期,累计完成退化林修复8.72万亩、森林抚育2.46万亩,对2122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项目春季复绿植树工作基本完成、植树23万株。精心谋划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沈阳市和驻沈部队领导义务植树等活动,广泛开设义务植树接待点,发布各类义务植树尽责活动30余个。筑牢森林“防火墙”,扎实做好春防关键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防火态势总体平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秉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守正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咬定目标,加压奋进,为打赢决胜战、收官“十四五”贡献“自然先锋、规划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于海
下一篇:行走百个社区 叩开万户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