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以上、。
角度分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物质、财力的扶持.3.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国家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在财政上对民族地区发展给予支持,发挥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危旧房改造,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担负着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3.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然后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执行机关贯彻实施.4.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就是要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政府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3.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民族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2.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以上、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首先,要始终不渝的把教育引导工作作为淡化宗教色彩的手段之一。
加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宣传,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引导,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干部群众受教育。把学习宣传与学习效果统一起来,杜绝只求教育数量、不求教育质量,只看教育宏观、不看教育细节,只看工作表现、不看思想认识,只做上班期间工作、忽视工作外行为的等各类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学习教育活动与既定学习效果的统一,使干部群众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学习的意义和个人应该达到的要求,最终实现自觉遵守各类规定,并坚决与违反民族、宗教政策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其次,进一步从制度上细化对各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明确哪种具体行为是社会所不允许的,一旦违反应该如何处理等,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此类问题是不可触碰的,一旦违犯,坚决不会姑息,必将严肃处理。从而,为干部群众的的各类行为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依据。
第三,贯彻落实重点人员排查制度。把确立的重点人员作为关注的重点,积极引导他们多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多到他们家里去家访,多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其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中,放在学习上,坚决避免因为沟通交流少等原因,而被不良的思潮所利用。
第四,开展维护稳定、淡化宗教色彩的各种活动。开展各类宣教活动、文体活动时,把民族团结、淡化宗教色彩等内容贯穿其中,使各族干部群众遵守法律相关规定,同时积极投入到维护社会稳定、淡化宗教色彩、加强民族团结工作中来。
在团结、和谐、思想高度统一的氛围中,投身劳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第五,加强宗教管理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
近年来,无论是西方***势力、境内外“三股势力”,还是其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宗教领域越来越成为对敌斗争的一块重要阵地。特别是“三股势力”,始终把“独立”与“宗教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大搞非法宗教活动,煽动宗教狂热,极力向群众灌输宗教极端思想,企图挑起宗教冲突、煽起民族仇恨、制造社会动乱。
我们一定要严格贯彻宗教管理规定,淡化宗教氛围,确保干部不从事宗教活动,群众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整治力度,依法制止地下教经、讲经活动,严厉打击披着宗教外衣、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要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的管理,始终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把爱国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新形式下民族团结和稳定问题所具有的敏锐性和复杂性特点,在解决和化解民族问题过程中,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艺术很重要。
工作中,需要不断在教育引导上下工夫,在管理制度上查漏洞,在具体措施上找差距,在思想最深处做文章,提高敏感性,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辨是非,身体力行,为企业的稳定、和谐、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行业或者部门的角度,可以采取前面我提到的措施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那么我们个人又怎样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呢。
我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群众中的较强影响和示范作用的优势,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投入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少数民族干部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受党教育多年,文化层次高,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信,有着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影响和带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投入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理论,尤其是民族宗教史和社会发展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五观”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要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当地党委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指示精神,要认清暴恐事件本质,擦亮眼晴,明辨事非,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不搞民族对峙,不使事态扩大,坚决不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严格遵守各项相关规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搞好民族团结,坚决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要勇敢坚定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亮出观点、表明态度,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共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形成对敌斗争的强大合力。其次要积极发挥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做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宣讲工作。
大部分少数民族干部都是在本地工作、生活,在本地有着众多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联系面触及城市、乡村、牧区等各个区域,群众基础十分深厚,少数民族干部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宣讲工作。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宣讲暴恐事件真相,引导群众认清境内外“三股势力”煽动实施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努力使“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深入人心。
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宣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大力宣传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并肩战斗的事例,大力宣传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时各族群众相互救助的感人典型和先进事迹。
民族团结宣传标语
1、与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子做斗争。
2、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民族经济。
3、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基层党组织要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强堡垒。
5、积极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依法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
6、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7、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基深植于各族群众,生命蕴藏于各族群众,力量来源于各族群众,成果造福于各族群众。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9、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13、通过支教下乡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14、巩固好、发展好、维护好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1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守政治信仰,拥护我党的民族政策。
16、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7、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18、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19、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0、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1、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22、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23、坚持打击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和分裂活动。
24、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5、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6、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7、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28、崇尚文明,尊重科学,反对**。
29、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
30、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1、维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3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33、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4、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权力。
35、巩固好、发展好、维护好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36、加强民族团结,发展上杭经济。
37、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 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
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
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4.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1.8%。
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的第20个年头,各地不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报告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且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影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自治区各家新闻媒体通过对20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回顾和评论进行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
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付出。 团结稳定促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0多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60%以上。
这一时期,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世居高原和沙漠边缘,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各族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解决这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自治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
去年,新疆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
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
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自秦汉以来,凡是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凡是人民流离失所,城镇被毁,田园荒芜,生产凋敝,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无一不是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矛盾尖锐造成的。
历史一再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共御外侮,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
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证。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所确立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稳步改善。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政策,就能不断发展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牢固基石。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培养、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制定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等扶持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依然存在。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调动两个积极性,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
通过民族地区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物质基础。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上,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民族早已结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就要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要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滋润各族群众的心田,打牢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要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宣传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和政府为广大民族地区进步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牢不可破的精神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