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
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递延税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1)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
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固定资产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计算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原标题: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分析:百亿级市场规模,2019年真正迎来“大时代”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是资管行业的变革之年。
监管体制重大改革纷纷落地,重塑资管行业产业链。金融业对外开放重重加码,内资资管外部强敌环伺,大资管时代即将终结吗?答案恰恰相反。
大资管的“大”,绝不是仅指规模大,更多样的产品、更多元的参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大资管。大时代的“大”,绝不是金融系统空转的自繁荣,而必须回归资管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大资管时代并未结束,而是破而后立,返璞归真。监管体制重大改革,重塑资管产业链1、1、行业规模平稳维持124万亿元。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落地,作为首部由多部门联合起草、对大资管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推出拉开了统一监管的大幕。随后,一系列配套文件接连出台。
由于市场预期充分,资管规模保持稳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约124.03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截止2018年5月,其他截止2018年6月),较2017年底仅略有回落。
预计2020年,我国高净值人群与一般家庭的可投资资产总额将分别达到97万亿元与102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有1.5万亿的增量。通道、刚兑、资金池等业务较多的机构规模持续下降,如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期货资管,而主动管理业务较多的保险资管、公募、私募基金规模仍保持增长,银行理财规模整体企稳回升。
2018年全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亿元)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新时代新格局,全产业链重塑(1)资产端:非标受限,标准化资产迎来长期发展机遇。资管新规下,未来机构将增加主动管理业务,减少通道业务,从非标资产向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转化将成为长期趋势,对股票和非上市股权投资的长期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回表过程也将带来贷款的增加。
同时,将非标转成标准化资产也是大势所趋,无论表内外非标都有转换成标准化资产的需求,公募ABS、信贷资产流转迎来发展机遇。(2)资产管理机构:明确产业链战略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资管牌照红利褪去,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机构,要思考如何做净值型产品;以非标为主要业务的机构要思考非标严格受限之后的新方向;而业务本身不受冲击的机构,也要思考如何面对更严酷的竞争环境。
所有思考都是资管机构回归商业本质之后,对自身战略定位的再审视。从海外成熟经验来看, “大而全”的行业巨头通常是早期具备资金端优势的银行系资管(如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或资产端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如贝莱德等),“小而美”的精品型机构则更为多元,涉及的资产类别或者策略相对单一,多为在特定领域维持高业绩并收取高管理费和业绩分红(如桥水、德明信、KKR等)。
也就是说,资管机构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打造专有核心竞争力等。(3)资管产品:消除中间冗杂的套利链条,严控风险市场环境的变迁无一例外会直接反应到资管产品上。
未来资管产品的设计需将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严控风险的基本原则,消除中间冗杂的套利链条,减少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信用错配,严控杠杆率等。(4)资金端:资金端需求剧烈分化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客户需要承担资产本身的风险,对产品未来走势的预期、流动性预期、风险预期、财富规划等均将纳入为决策要素,资金端将开始更加剧烈的需求分化。
资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跟进产品结构调整。已开始募集的养老目标基金,实际正是公募基金应对资金需求分化的率先布局。
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资管正式入局国际竞争1、改革开放40周年,金融业对外开放再加码。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式进入快车道。
2、市场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成熟(1)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配置效率。2018年A股市场对外开放放松QFII 和RQFII松绑、互联互通南北向单日额度扩大4 倍、时隔三年重启新增QDII 额度和QDLP 额度和RQDII 业务、CDR发行制度、放开外国个人投资A股限制等,乃至可期的沪伦通、入富时指数等,外资参与的灵活度和额度均在不断提高。
目前外资持股比例大约在3%左右,比例不高,但是增速很快,在A股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的行情下,外资的不断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债券市场也是一样,可参与的投资范围也日益丰富,银行间债市已经基本全面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交易所债券市场除信用债质押式回购之外,国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均已全面放开。
2018年3月,彭博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对外开放对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带来优化,重塑了市场估值体系,进而提升市场配置效率。
(2)资管市场对外开放:更多元的参与者,更激烈的竞争中国发展的潜力和开放的决心,吸引了许多。
——原标题: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分析:百亿级市场规模,2019年真正迎来“大时代”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是资管行业的变革之年。
监管体制重大改革纷纷落地,重塑资管行业产业链。金融业对外开放重重加码,内资资管外部强敌环伺,大资管时代即将终结吗? 答案恰恰相反。
大资管的“大”,绝不是仅指规模大,更多样的产品、更多元的参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大资管。大时代的“大”,绝不是金融系统空转的自繁荣,而必须回归资管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大资管时代并未结束,而是破而后立,返璞归真。 监管体制重大改革,重塑资管产业链 1、1、行业规模平稳维持124万亿元。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落地,作为首部由多部门联合起草、对大资管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推出拉开了统一监管的大幕。随后,一系列配套文件接连出台。
由于市场预期充分,资管规模保持稳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约124.03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截止2018年5月,其他截止2018年6月),较2017年底仅略有回落。
预计2020年,我国高净值人群与一般家庭的可投资资产总额将分别达到97万亿元与102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有1.5万亿的增量。 通道、刚兑、资金池等业务较多的机构规模持续下降,如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期货资管,而主动管理业务较多的保险资管、公募、私募基金规模仍保持增长,银行理财规模整体企稳回升。
2018年全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时代新格局,全产业链重塑 (1)资产端:非标受限,标准化资产迎来长期发展机遇。资管新规下,未来机构将增加主动管理业务,减少通道业务,从非标资产向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转化将成为长期趋势,对股票和非上市股权投资的长期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回表过程也将带来贷款的增加。
同时,将非标转成标准化资产也是大势所趋,无论表内外非标都有转换成标准化资产的需求,公募ABS、信贷资产流转迎来发展机遇。 (2)资产管理机构:明确产业链战略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资管牌照红利褪去,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机构,要思考如何做净值型产品;以非标为主要业务的机构要思考非标严格受限之后的新方向;而业务本身不受冲击的机构,也要思考如何面对更严酷的竞争环境。
所有思考都是资管机构回归商业本质之后,对自身战略定位的再审视。 从海外成熟经验来看, “大而全”的行业巨头通常是早期具备资金端优势的银行系资管(如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或资产端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如贝莱德等),“小而美”的精品型机构则更为多元,涉及的资产类别或者策略相对单一,多为在特定领域维持高业绩并收取高管理费和业绩分红(如桥水、德明信、KKR等)。
也就是说,资管机构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打造专有核心竞争力等。 (3)资管产品:消除中间冗杂的套利链条,严控风险 市场环境的变迁无一例外会直接反应到资管产品上。
未来资管产品的设计需将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严控风险的基本原则,消除中间冗杂的套利链条,减少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信用错配,严控杠杆率等。 (4)资金端:资金端需求剧烈分化 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客户需要承担资产本身的风险,对产品未来走势的预期、流动性预期、风险预期、财富规划等均将纳入为决策要素,资金端将开始更加剧烈的需求分化。
资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跟进产品结构调整。已开始募集的养老目标基金,实际正是公募基金应对资金需求分化的率先布局。
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资管正式入局国际竞争 1、改革开放40周年,金融业对外开放再加码。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式进入快车道。
2、市场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成熟 (1)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配置效率。2018年A股市场对外开放放松QFII 和RQFII松绑、互联互通南北向单日额度扩大4 倍、时隔三年重启新增QDII 额度和QDLP 额度和RQDII 业务、CDR发行制度、放开外国个人投资A股限制等,乃至可期的沪伦通、入富时指数等,外资参与的灵活度和额度均在不断提高。
目前外资持股比例大约在3%左右,比例不高,但是增速很快,在A股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的行情下,外资的不断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债券市场也是一样,可参与的投资范围也日益丰富,银行间债市已经基本全面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交易所债券市场除信用债质押式回购之外,国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均已全面放开。
2018年3月,彭博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对外开放对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带来优化,重塑了市场估值体系,进而提升市场配置效率。
(2)资管市场对外开放:更多元的参与者,更激烈的竞争 中。
市场发展还不错,前景广阔,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2015年底,各类资管机构管理 资产总规模达到约93万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1%。资管行业的发展对提 升资本市场效率、助推经济转型、保护金融投资者权益和服务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望中国资管市场规模及五大增长动力。预计2020年,中国资管市场管理资产总规模 将达到17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剔除通道业务后规模约149万亿元,2015-2020年年均复 合增长率为17%。这背后的五大支撑动力包括宏观经济“稳增长、促转型”、居民财富积 累并向金融资产转移、金融科技进步、监管鼓励、银行业主动转型。
中国资管市场三大发展趋势。第一,从资金来源看,目前国内机构资金占比约为40%,低于全球60%的水平。随着养老金三大支柱的完善,险资规模扩大,以及银行委外 投资需求提升,未来机构资金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从资产类别看,未来五年,被动 管理型和除非标固收外的另类投资产品整体上发展较快;而主动管理型中的股票类、跨境类产品也有较大潜力;“资产荒”现象可能常态化,倒逼资管机构积极转型。
第三,从资 管机构看,未来五年竞争态势有所改变,银行仍为中坚力量;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于直接融资加速,增速较快;而依赖通道业务的资管机构则亟待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工作量指标,它是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表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构成: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工程内容和实现方式,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四个部分。 1、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
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安装工程:是指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又称安装工作量。
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3、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是指建设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
新建单位及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或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4、其他费用:是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几项内容以外的各种应分摊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其基本计算方法是一定时期完成的实物量乘以相应的价格。 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指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应该反映一定时期固定资产的价值,即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规模、水平和效果,便于进行综合平衡,原则上应以实际价格作为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依据。 计划总投资:指建设项目或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建设工程,按照总体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计划(或按设计概算或预算)需要的总投资。
没有总体设计,分别按年内施工工程的计划总投资合计数填报。单纯购置单位应填报单纯购置的计划总投资。
实际完成投资额:指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一、企业资产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安全管理 、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报表管理、检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以及 工作流管理、决策分析等可选模块。
二、企业资产管理的范围:
1、设备资产&技术管理
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2、设备文档管理
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3、设备缺陷&事故管理
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4、预防性维修
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5、维修计划&排程
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
6、工单生成&跟踪
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7、备品、备件管理
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8、维修成本核算
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9、缺陷分析
建立设备故障代码体系,记录每次故障发生的情况以进行故障分析。
10、统计报表
查询、统计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的三率报表、设备维修成本报表、设备状态报表、设备履历报表、备件库存周转率、供应商分析报表等。
财政局国资科的主要职责如下:
1、研究制定区级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研究制定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更新、报废等标准并组织实施;
3、负责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产权登记、界定、纠纷调处、资产清查、评估和统计报告等基础性工作;
4、组织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5、负责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出租、出借、担保和收益等事项的审批与监督管理;
6、负责研究制定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承办区属企业组建、改制、拍卖、兼并、破产、关闭等审批工作;
7、参与区级事业单位改制政策的制定并负责具体实施;
8、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9、负责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建议,指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审核企业的发展规划,对监管企业重大决策履行出资人职权,对投资效益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
10、根据国家规定,对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的实体水平进行调控,研究拟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方式,并组织实施;
11、负责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财务主管人选,负责制定监管企业用工及薪酬管理并组织实施;
12、对各镇(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