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城市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战场。
由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既需要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又需要外部改革配合支持,还要与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基层综合改革等工作紧密衔接,因此这项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探索改革的路径,2010年国家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增加到100个,2017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
从前期实践来看,各地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稳步推开,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比如破除以药补医、管理体制改革、服务价格调整、收入分配以及落实财政投入等方面,都探索了有益做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拓展深化改革试点的基础。
同时,城市公立医院当前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逐利机制还未完全破除,体制性机制性改革有待深化,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有待健全,结构布局有待优化,合理就医秩序还未形成,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依然较重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持续努力,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为此,**、**要求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和主体作用,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改革的路子。
2009年4月6日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孕育近3年的新医改转入施行阶段。“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成为医改绕不开的“堡垒”。据新华社2015年5月18日电 **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意见提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见提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1**医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公立医院。2010年,我国在16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改革试点城市将增加到100个。22015年10月财政部社会保障司透露,中央财政2015年已下达111.24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公立医院改革。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要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试点工作要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覆盖全国 50%以上的县(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动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采购 制度、价格机制以及医院内部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探 索。
二要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改革补偿机制和建立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 药分开、营利非营利分开。
厘清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和标准,明确公立医院所有者、举办者、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 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合同聘任制,参照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改革办法,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鼓励医生合理流动、多点执业,鼓励高 水平医生到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兼职,鼓励高水平医 生创办诊所和医院。 四是推进公立医院监管体制改革。
探索建 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公立医院监管体制、考核和评价制度和机 制。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职能应当逐步由“办”向“管”转变, 对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加强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同时为所 有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
五是推动公立医院 内部管理和服务方式改革。继续推行便民惠民措施,鼓励实行 先治病后付费。
深入推进预约挂号、节假日门诊、优质护理等 措施。加强就医流程和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健全分级诊疗服 务体系,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九项任务是:一是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二是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三是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四是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五是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六是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七是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八是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九是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共16个城市。东部6个:辽宁鞍山、上海、江苏镇江、福建厦门、山东潍坊、广东深圳;中部6个:黑龙江七台河、安徽芜湖和马鞍山、河南洛阳、湖北鄂州、湖南株洲;西部4个:贵州遵义、云南昆明、陕西宝鸡、青海西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4月1日召开了我市综合医改试点动员会议,市政府成立了淮北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淮北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市卫生局也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质量的配套文件。
按照深化综合医改时间节点的要求,目前我市已经启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取消药品加成。
5家市级公立医院从4月1日起,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二是价格调整。参改的医疗机构已经按照要求,从4月1日起逐步落实价格的调整;三是药品带量采购,我市带量采购工作已经确定了牵头单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目前正在进行价格商谈。
四是城市医联体组建,城市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与县区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医联体。县域以二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联体。
在医联体内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轮岗、远程诊疗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 五是大医院门诊限时限号方面,我市参改的两家三级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均制定了专家门诊限时限号、优化服务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采取增加诊室、开设分时门诊等措施,确保患者能挂上号,看好病。
2010年2月23日,据央视报道,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公益性为核心,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该项费用纳入医保。
《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同时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据了解,此次确定的16个国家试点城市分别是: 东部6个:辽宁鞍山、上海、江苏镇江、福建厦门、山东潍坊、广东深圳; 中部6个:黑龙江七台河、安徽芜湖和马鞍山、河南洛阳、湖北鄂州、湖南株洲; 西部4个:贵州遵义、云南昆明、陕西宝鸡、青海西宁。
指导意见明确了九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 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等。 查看原帖>>。
河北今年还将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给予补偿。
同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各设区市选择2~3家二级以上医院,进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服务、引导合理就医。完善差别支付机制,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据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于下半年在11个试点县全面推开,明年在全省推开。
上一篇:劳务公司挂靠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