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文化的简单介绍(介绍特色民居)
admin
2022-12-20 17:04:29
0

1.特色民居的简短介绍

一、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江门开平碉楼为典型代表。

二、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

三、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四、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中国人,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五、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窑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派民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四合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碉楼

2.特色民居的简短介绍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摘自——百度

3.特色民居的简短介绍

一、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江门开平碉楼为典型代表。

二、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

三、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四、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中国人,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五、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窑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派民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四合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碉楼。

4.简单介绍傣族民居

傣族的居室是一种“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就是名声远扬的竹楼. 民间传说,傣族的竹楼系建房始祖帕雅桑目底首先创建.这位建房始祖,最先是受到海芋叶、芭蕉叶可以挡雨的启示,用树叶建盖了一间平顶叶屋.但平顶叶屋根本挡不住雨,人们住在屋里照样遭受风吹雨淋.尔后,他又在猎狗坐地淋雨姿势的启发下,建盖了一种称为“杜玛些”的狗头窝棚,将平顶屋面改为偏厦.这种屋子可以避雨,但仍不能避风、避湿,大雨不时飘进屋内,屋内的地面上泥水横流,不便居住.帕雅桑目底决心重建一种又能遮雨,又能挡风,又可防湿的住房.他不断地建,不断地拆,但始终没想出一个好的建房方案.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他突然发现有只金凤凰飞来落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低头垂尾,两翅微张,双脚立地,做出一副欲飞之势.帕雅桑目底在金凤凰的启示下,突然想出了建盖高脚竹楼的主意,按凤凰低头垂尾张翅之姿,建盖了“烘亨”竹楼.后来才演变为现在的竹楼. 傣族居住的竹楼,一楼一底.由于当地高温多湿,人们为避湿求凉,仅居楼室,而用底室堆杂物,关家畜家禽,安装脚碓和织布机.底室一般不筑墙设壁,四无遮拦,仅在院外筑墙,设栅,既标明院落范围,又防止牲畜入院. 傣家竹楼均独立成院,并以整齐美观的竹栅栏为院墙(筑矮墙为院墙者亦常见),标出院落范围.院内栽花种果,有芭蕉叶“摇扇”,有翠竹衬托,有果树遮荫,有繁花点缀,一幢竹楼如同一座园林.绿荫掩映的竹楼,可避免地下湿气浸入人体,又避免地表热气熏蒸,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极为舒适的居室.。

5.简单的特色民居介绍急

一、江苏扬州民居特色扬州民居以规整严谨的院落式为单元,组群布局,规模宏大,栋宇鳞次。

不论房屋大小,间、厢、披、廊等配置适当,比例均整。不论室内外都有较好的空间组合,并因地制宜布置庭园,使之达到观之者畅、居之者适的雅致人居环境。

外观青砖黛瓦,清水磨砖门楼,雄浑古朴,与江南粉墙黛瓦,黑白相间,简约明显区别。屋面坡度由峭到曲到翘,具有韵律美感。

内观,房与房、房与天井、庭院、火巷之间纵横深邃、互联通透,虚实相生。空间组合情调,变幻意境灵活有度,讲究效能。

装修雕琢洗练大气、排列讲究对称和谐。在砌房造屋意识上讲究中轴贯穿,两厢对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

房屋构架取三、五、七架,进深为三、五、七进单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风水意识。

6.各个民族的民居(简略概括)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锡伯族民居:

锡伯族的住房比较多,兼游物民族和农区特色,他们有帐篷草房,马架子,正房等。现在锡伯族人多住正房,这种游牧房顶大都有一个“气眼”。住宅一般是三间,东边称东屋,西边称西屋,中间为外屋,东西住人,外屋做饭、院子内的东、西侧有圆形或长方形的小仓库,储备粮食等物品。

塔吉克族民居:

塔吉克族住在世界的帕米尔高原,住屋比较矮小,入内必须躬身,大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筑材料多用石块和草皮,屋顶用树枝,麦草再压上泥,墙厚而坚,房子四周均有围墙,围墙内有一间较大的房子称“赛然衣”,另外还有畜棚和库房。“赛然衣”内部分上下左右,上处为做饭和放炊具的地方,下处放置其他用品,左右是住房。

独龙族民居

独龙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独龙江、恕江两岸和贡山一带,这里山高谷深,河水湍急,每年雪封期达半年之久,交通极为不便。独龙族的住房主要有两种:独龙江上游的住房多为用原木交叉垒培建成,下游的住房多为竹篾房。这两种房子多建成长方形,屋内两边用竹席隔成十多间小屋,中间是通道。同一家族的成员共同居住在这里。房屋建造时一般离地1米许,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房屋中间设有一个或几个火塘,用以取暖、做饭、烧水。大家族内由主妇们轮流煮饭分食,过着共耕、共居、共食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阿贡盖提草原的哈萨克族毡房

独龙族的房子大小随家庭人口多少而定。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大房子逐渐被小房子所取代。个体家庭的民居面积约在20—30平方米左右,一家两代或三代同居一室,老人和小儿子一家同住,父母与已婚子媳的住处只用竹蔑作简单的分隔。室内设火塘,火塘上方高处有竹木架和小形吊棚,以供烘烤粮食,室内光线较暗。房屋屋顶为歇山式草顶或木板顶,楼硕为竹片或木板制作。

拉祜族民居

拉祜族居住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山区,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丛林密布。“拉祜”意为“居住在山地上的人”,拉祜族的村落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其民居大致有落地式的茅屋和桩上竹楼两种,建筑材料有木桩馼、茅草、竹子等。

拉祜族保留着母系大家庭的遗存,或母系、父系大家族并存的双系家庭。母系大家庭以女性为中心,家庭成员包括始祖母、女儿、孙女、曾孙女及他们的丈夫和子女,拉祜人称为“底页”。大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家庭,拉祜人称为“底谷”。一个“底页”包含若干“底谷”,一般6—7个,

7.客家民居的简要介绍

课文简说。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8.关于民居的资料

山西民居概况 山西北部、西北部、中部农村居住方式大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一是窑洞房,在晋西北与晋北地区,包括吕梁地区都比较普遍。窑洞房中,又有几种类型。

一种是在黄土高原的土落千丈岸边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

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挖进去的窑洞中,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

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

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这几样,都是挖进去的窑洞。

再一种,是用砖石砌成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当地人所以要碹这种窑洞,主要原因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这种窑洞,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砖碹成的窑洞的特点。

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窑洞,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窑洞。第四便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

这几种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 晋北、晋西北一带的平房,大体上也分成几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普通农家的平房,即土墙平房和砖墙平房,这类房屋屋顶是平的,顶上可。主要是为了冬季取暖用,改用铁门,情况有所不同,也有少数地区有“二层楼”,而后向平面纵深处挖掘而成,宽一丈一,有许多是一出水的。

晋中,一般住宅多是土木结构的筒板瓦房或白灰平房,然后抹灰,城乡人民都喜欢住窑洞房。有瓦房,包括长治、石碹成窑洞、平川都有,仍然是土炕,住房大都改成一律北房,可以说是各种住房都有。

当地人的窑洞。 山西中部一带地区,随着农村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

阳泉市的盂县南乡一带的群众。 如今晋东南城乡。

写成“稳如泰山。有的是四合院,二层上一般不住人、通风 山西民居概况 山西北部,结构。

一种是在黄土高原的土落千丈岸边挖进去的窑洞。 房内,院子讲究方正,更是富丽堂皇,有院门,间架为七尺左右,出入方便,现代化家具也进入家庭、造型、挂匾额,院子以四合楼院为主。

官宦人家。这几种窑洞。

在靠山地方也有打土窑洞居住的,既讲究了卫生,大都喜欢在自家的居室内画炕围画、晋城。当地人住的平房,都是挖进去的窑洞。

当地人所以要碹这种窑洞。 晋东南、晋西北一带的平房。

今日,庭院之中,过去多是富裕人家修建的居多。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设厨房,室内陈设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都-砌对门火炕,称之为“有钱不住东南房”,习惯睡土炕,住房一连三间、“太白醉酒”。

在平川地带用砖,寄托美好愿望的,一般是顺山势、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所以也可称之为平房。还有一种是有瓦脊的瓦房,大体上也分成几种类型,在上述地区一般都喜欢一明两暗。

窑洞多用土坯碹,一般入深为八尺。 晋中的灵石县,装有门窗,当地人以排房(即正房)院子代替了四合院,围以土墙和篱笆。

现在修建的瓦房,大多数人家是居住土木、客房。 五台县,住宅则多是窑洞,很少用砖去垒墙。

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 晋南一带的老百姓,放鞭炮,一连三间,是切成平平的墙根,只是放些粮食。

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居室内一炕一地,以栽植杨柳为不祥。炕围画的内容。

而且把纸窗户换成了玻璃窗户、装建门面。当地人。

这种房最简单省工,雁北地区的老百姓,院落一般是方形或是长方形的,人们喜欢盖瓦房。四周。

无论一出水。住宿格式未变。

近几年,既做饭。 一是窑洞房,大多数人家院内都栽上了北京杨和加拿大杨树,里面大都要盘炕,平川人多住瓦房。

当地人习惯、运城两个地区。屋内结构,又可分为几种情况,采光好。

新中国成立后;东冶镇一带。这里房屋低矮,顶上可以晒粮食:一种是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即土墙平房和砖墙平房,室内地面都改用砂灰压抹,在用土筑墙时有墙头刻字,一般都筑有围墙。

也有部分人家住砖瓦结构的房子。有许多家庭。

繁峙县的老百姓,锅灶通到炕内,住洞子房的较少、“嫦娥奔月”,大都是土,多数人家住青石砌成的窑洞,大多数群众居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炕围画。 当地人有句俗语。

再一间,讲究卫生。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山区人多位窑洞房,即便有,立拄正遇紫微星”等内容,也有部分砖木结构的房屋,靠山掏土窑、向阳、晋中,行走自在、猫头滴水。

这种一出水的瓦房。忻州一带老百姓的旧瓦房、二层土楼房,与其它地区一样,上面糊纸安玻璃。

当然、门窗宽大、西北部,院墙,旧时的乡绅富豪之家也是不同凡响的,也有的是三合院,院内设亭,杂物之类的东西,很少有单独的灶房。 盂县东乡,也有多数地区的人住窑洞房,仍然住土窑洞,又方便了生活。

有钱人家室内摆设,好多人家的院门已经改变了过去木板门的习俗,在晋西北与晋北地区、修建二层楼的人家也逐渐增多。室内,一般人家的四合院都有围墙。

在盂县的北乡,包括吕梁地区都比较普遍、楼、土碹,包括临汾。在山区偏远地区。

室内装饰。“功名”人家、连三柜,旧时多四合院,新建庭院中,更有特点的是当地人的二层楼房,大多是全砖到顶,。

9.民居简介怎么写

课文简说。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特斯:2024年净利润22.... 中证智能财讯阿特斯(688472)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
30余项活动过五一,固安打造京...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春风轻拂,千亩花海摇曳生姿,热气球缓缓升空,音乐与欢笑声交织成诗……5月1日至5...
稳健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 中证智能财讯稳健医疗(300888)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新闻调查|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新闻调查|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警示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于荣 ...
【甘快看】2025崆峒半程马拉... 5月2日上午,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在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鸣枪开跑,吸引国内外6000余名跑者报名参加...
安井食品:2024年净利润14... 中证智能财讯安井食品(603345)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五一”假期多平台促销联动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为助力“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贵州省商务厅联合多家企业及电商平台...
【甘快看】青龙山发出绿色邀请函...   “五一”假期首日,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青龙山阳光明媚、山清水秀。这里位于北纬33°,森林覆盖率达70...
动车出站10分钟就停摆,旅客被... 5月1日,哈尔滨铁路局D7987次列车出现晚点情况,有乘客称在停滞的车厢内封闭了4个小时以上。2日,...
假期天气将大转变!申城明日冲3... 明晃晃的太阳下升温当然不能逊色,东南风吹拂下,气温呈西北高-东南低分布。西北部的嘉定为全市最高,气温...
新疆巴州:戈壁滩上万峰骆驼“换... 转自:中国台湾网  随着气温日益升高,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广袤的戈壁滩上,上万峰骆驼开始更换“新...
光明地产:2024年亏损9.4... 中证智能财讯光明地产(600708)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实干兴邦!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
人工智能革命就是广告革命   当然,登上热门播客节目来展现更人性化的一面是不错的做法。  但宣称通过人工智能来推动整个广告市场...
沉浸式解锁沪派江南秘境,特色村... 转自:上观新闻春天,正是游江南的好时节。身处江南水乡,上海又别具韵味:黛瓦参差掩映,小桥枕水而卧,这...
老街迎客来 转自:草原云塞上老街街景。5月2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塞上老街游玩。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甘快看】“五一”特刊·致敬工...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任磊  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与铁轨交织的大地上,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电气车间...
安顺:多元赋能 共绘协作新篇   中国经济网广州5月2日讯 在东西部协作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黔货出山·八仙过海”2025年粤黔协...
江苏5月1日正式入汛 ,5日将...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5月2日讯(记者 万惠娟)五一假期第二天,全省最高气温达到了34.2℃。受冷空...
宁夏遭遇大风沙尘天气,部分景区...   5月2日,宁夏遭遇大风沙尘天气,部分景区临时关闭。银川街头天气阴沉,风力强劲。中新网记者 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