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内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赋予“为人民服务”什么样的新特征?党员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新形象?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新时期党的宗旨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1、具有大力发展经济的新特征。
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力发展经济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崇高使命。
应当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紧紧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而展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完全融入整个经营活动之中,这是改革开放15年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工作、经营行为和经营目标上,这是与过去相比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
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要为发展注入一种政治上的启动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领导干部在搞活企业、发展经济中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是一种奉献行为。 如果军人不能持枪保边疆,科技工作者不能进入科技新领域,农民不能多打粮,企业不能多创效益,还能说是为人民服务吗?显然不能。
那么,现阶段用什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评判标准或尺度呢?我想既然发展是硬道理,就应该把***同志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为人民服务的标准或尺度。 这是因为,“三个有利于”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因此,新时期为人民服务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力发展经济,领导干部要把推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上升到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去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2、具有引导职工致富的新特征。
立市场潮头,举富民旗帜,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特征之一。 **员带领人民打天下,带领人民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用一句最普通的话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这就是我们党的人民利益标准。在***同志的“富民论”里,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造福,为职工造福。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职工想富、盼富、要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职工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
顺应这种心态,近几年,我们建工局党委抓“双靠双发双富”活动,行政把职工人均收入作为对经营者考核的重要指标,工会抓“创小康班组,建富裕职工之家”活动,团委抓“致富杯竞赛”活动,把为人民服务具体落实到为职工造福这个人人都受益的具体工作之中,形成服务与造福的有机整体,使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体,真正落到了实处。 3、具有尊重主人翁地位的新特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领导体制、资本结构、经营格局、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营者的地位越来越强化的情况下,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了,这是新时期坚持党的宗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感到,企业的领导体制无论怎么改,经营方式怎样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决不会变。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步性。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搞好企业、发展经济,绝不是要弱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我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特色之一。
职工失去了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企业也就丧失了社会主义性质。既然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那么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权利就不能丢。
不仅要在政治上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而且要在经济利益上尊重职工的权益。要坚持改革使职工总体受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和调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尊重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
4、具有体现干部人格力量的新特征。坚持党的宗旨,还体现在干部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上。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正值起始阶段,市场固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比较突出,加上改革不配套、政策不规范、法制不健全,出现了权钱交易、唯利是图、损公肥私等腐败现象。 为人民服务与为政不廉是两个格格不入的对立面,腐败现象是对党的宗旨的袤渎。
不解决党员干部腐败问题,不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就谈不上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端正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坚持党的宗旨,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第一道工序是管好自己。 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这第一道工序做起。
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践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党的宗旨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受到了严重挑战。例如市场经济要求等价交换,而党的宗旨要求无私奉献;市场经济要求相互竞争。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地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基础牢则政权稳,基层治方能天下安。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经济换档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前沿的“战斗堡垒”,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事实上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党的基层组织虽不制定大政方针,但在实践中为大政方针的发展与修正提供动力和依据;虽不直接提出立法建议,但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虽不直接推荐干部,但享有推荐这些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层党组织拒腐防变功能是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拒腐防变功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
基层党建从社会职业分工角度看,可以分为领导者、管理管、工作者。
领导者做什么?用***的话说,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管理者做什么?上通下达、督促指导、解决好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工作者做什么?工作者,就是劳动、干活,就是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处理好。我比较佩服美国通用总裁韦奇的看法,他说总裁就是负责谋划企业10年以后的事,经理负责提前解决好企业3个月以后遇到的问题,员工负责干好现在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那么,就我们在座的各位而言,我认为,绝大多数是管理者、工作者,是具体的贯彻落实者,相当于在企业车间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人。领导者的意图,需要通过我们变成现实,通过我们加以贯彻执行。
所以,作为组织委员也好、党建责任片区负责人也好,在角色定位上,我们是一支抓基层党建、干基层党建的工作队伍。既然是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那么抓基层党建,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们的工作本职所在。
就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来看,我们处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虽然我们的收入不高,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老了有保障、中年人比较稳定、年轻的也好找对象。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工作环境很好,许多人比较羡慕。
处在这样的单位,任何人都应该倍加珍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珍惜?我时常想起阎部长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工作是立身之本、为人是立身之魂。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兄妹的成年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你首先要在本单位立足,要想在本单位立足,就要在本科室、本部门立足。那么你在想在你的部门站稳脚跟,靠什么当本钱?答案只有一个——工作。
为什么工作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工作是我们端稳饭碗的根本,是养家糊口的基本来源,也是获取别人尊敬的本钱。工作千头万绪,事情纷繁复杂,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哪些工作我们必须干、哪些工作可干可不干,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干好工作,首先要干好本职业务。我们的本职就是抓党建、管党务,所以各级党委、党委书记、组织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规定的工作职责,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必须毫不犹豫的干、而且要尽最大能力干好。
本职业务最能体现一个单位、一名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只有把本职业务干好,才能获得组织和领导的认可,才算是尽到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基础和根本。
干好工作,要干好事关全局长远的事。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超前谋划,通盘考虑,常抓不懈。
尤其是那些事关社会稳定全局、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需要我们从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抓好、管好、干好,发挥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干好本职业务是基础,能够获得认可;如果在些基础上再干好事关全局长远的事,就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获得欣赏和赞扬,是一种升华和提高。
干好工作,要妥善处理好份内工作与份外工作之间的关系。俗话说得好,干什么活,都不能“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如果你水平高、能力强,帮助其他领导和科室干一些职责以外的工作,不是不可以。但是,干好本职的基层党建工作是前提,如果你连自己的本职业务都干不好,得不到上级部门和分管领导的认可,其他工作你干得再多,对你评价再好,也是舍本逐末、不务正业,正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作为组织委员也好,党建责任片区负责人也好,你的根本职责,就是抓党建、干党务,你工作的衡量评价标准,就在于上级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的认可程度,而且其评价是最有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
外围的人员、其他的事项,起到的作用非常小、非常非常小。
一、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然而,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出的“治党三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事实上,现实情况诚如***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还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不是吗?在有的地方,党委书记大会小会公开宣扬,GDP才是“硬道理”,其他工作都是“副业”,党建也不例外;在有的地方,除了“七一”前夕例行开一次表彰会,党委整年都没开展过一次专题党建活动;在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抓党建会影响业务工作,要党建活动给业务工作‘让路’”……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严治党面临两难选择:过宽没有威慑力,会导致越来越多人闯“红线”,最终法不责众;过严会束缚人手脚,影响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
“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历史和现实特别是这次活动都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
党建工作责任制,关键人就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只有抓“一把手”,实现“一把手”抓,才能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到位。
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机制,一个共同特点是,十分突出党委(党组)书记的主体地位,把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点放在党委(党组)书记上。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倒逼机制,譬如通过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倒逼党委书记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是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抓党建的责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在落责、追责机制方面健全起来,党建工作责任制才能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二、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反观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把经济发展指标搞上去就是最大政绩”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依然“惯性滑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GDP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的领导干部对“数据”十分敏感,满脑子“跨越式”、言必称“增长率”。
结果呢?经济发展指标虽然上去了,但能耗也跟着上去了,环境更是严重污染了,有的产业附加值不高,有的甚至还欠下一屁股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经济发展“一条腿”畸长、党建工作“一条腿”畸短,还会进一步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催化”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最近颇受关注的山西省委常委“大换血”为例,虽然山西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中共中央**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在9月1日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全省广大干部,“贯彻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论断清醒而深刻,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深思: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道理易懂,行之却不易。
也正因为如此,***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受访党建专家表示,***重要讲话中的这些新论断,必将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到鲜明的指引作用。
三、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一新政虽只有短短8款条文,但透出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口吻,譬如“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导向,让人印象深刻。“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如今,在谈到如何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时,总。
党的建设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工作,不单纯是几项硬性中心任务,党建工作抓好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就能更好发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更加明显,什么工作都好开展。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工作常抓不懈,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要围绕发展抓党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创新社会管理、繁荣群众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积极发挥作用,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的组织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是齐心协力抓党建。当前,抓党建工作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无关论”。
认为党建工作是上级的事、书记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二是“务虚论”。
相对于经济工作而言,虽然党建工作更多是“务虚”,但只要赋予丰富内容和生动载体,就能收到实效。三是“代替论”。
片面的把党建工作用经济工作或日常工作来代替。其实党建工作和其他工作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要按照“书记亲自抓、责任人具体抓、其他协作抓、上下共同抓”的责任体系,组、纪、宣协调联动,统战群团积极配合,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促进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互动并进发展。三是与时俱进抓党建。
当前,党建工作面临重庆市率先在西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矛盾。产业发展受限,城镇建设滞后,社会管理较难,尤其是近年来园区征地、开发建设中的一些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逐步显现,维稳任务艰巨。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随着经济发展产生变化的新形势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坚定和头脑清醒,坚持务实作风和联系群众,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激发党建活力,增强跨越动力,凝聚发展合力,始终做到与**同心共向,与时代要求同步共进,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同拍共鸣,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经济换档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前沿的“战斗堡垒”,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事实上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党的基层组织虽不制定大政方针,但在实践中为大政方针的发展与修正提供动力和依据;虽不直接提出立法建议,但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虽不直接推荐干部,但享有推荐这些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层党组织拒腐防变功能是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拒腐防变功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
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1、在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上发挥主体作用。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突出支部的组织功能,针对不同领域的党员,采取不同的方式,确保学习教育的对象实现全覆盖。
特别是对于流动党员、失联党员和边缘党员,要落实支部责任,摸清底数,精准定位,就近依靠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 2、在凸显思想政治引领上发挥主体作用。
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引导。
3、在落实党内基本制度上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最根本的在于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落实到位。
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做到有主题、有讨论、有收获,使之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 4、在激发党员创新活力上发挥主体作用。
我们党拥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而这正是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生动力源泉。要发挥不同支部优势,着力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效果,吸引党员主动参与。
扩展资料: 推进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1、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是这次学习教育的一大特色。 **提出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来开展学习教育,是对党员经常性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也是对党支部基本职能的坚持和“回归”。
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把“处方权”往下放,让基层当“小郎中”,为的正是发挥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一张处方用到底”“一个药方治百病”。 2、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一个重要依托,是坚持和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
这些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中探索形成的。**印发的学习教育方案提出的许多措施,就是这些制度的具体运用。
有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促进了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3、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还要激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创新活力。
有的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开展互动式情景式党课,有的车间班组利用午休、班前班后开展“微党课”,有的举办党员论坛、开发运用“党员小书包”手机软件,有的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有的利用“两微一端”组织流动党员网上学习、异地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包括党建工作都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政治保证。
企业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服务对象是职工,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服务职工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学习,加强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素质,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企业的先进分子,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所有党员和职工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作为党员,应该在工作责任、工作标准、自身要求、工作绩效上高于普通职工,切实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党建工作还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氛围,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开创企业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努力培育反映时代要求、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