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平台、两项运行机制、三级立体网络、五类共建项目。
其中,“1”指的便是央地融合党建工作平台。按照属地化原则,“央地”中的“央”主要是已入驻世博B片区的央企,将来适时扩大到世博地区其他央企;“央地”中的“地”主要包括自贸区世博管理局(世博管委会)、世博地区街镇、相关职能部门、文化场馆、非公企业等。
两项运行机制指的是学习交流和协商协调。每半年平台将举行一次定期会议,交流党建群团工作,通报世博地区发展规划、开发进度、各类政策等,并利用互联网媒介,实时开展工作交流、信息沟通;央企提出的各类问题,可以通过平台梳理各方意见,协调市、区和世博区域各职能部门、开发集团,共同解决痛点、难点问题。
三级立体网络中第一级为央地各单位党(工)委、党组开展党建共建,主要以调研走访、中心组联组学习等为主;第二级为各单位部门、条线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包括联合组织生活、党日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等;第三级为各单位党员之间开展结对共建,主要以央企党员与社区困难党员、老党员结对,开展困难帮扶为主。
5类共建项目分别是党员管理、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志愿公益行动、先进典型培育。
扩展资料
"1+2+3"工作体系要点:
1、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机制、推进机制、考评机制,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全覆盖问责”,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业”意识。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优化、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党内组织生活、党建经费保障等重点工作,分领域推进组织设置、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保障标准化建设。
3、实施党组织服务创先、党员服务争优、党员干部服务连心三项行动;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建设标准化为手段,丰富党建为民服务形式,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构建“1+2+3+5”工作体系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三基本”是指新成立的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建立行政班子的同时建立党组织;在明确行政负责人的同时,明确党组织的负责人;在安排检查行政工作的同时安排检查党建工作,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组织体系、基本制度体系和基本主题实践活动体系等。 扩展资料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是在总结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被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这项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做了进一步规定。此后的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也都重申了“三同时”制度。
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1998年对《办法》做了修改并新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对“三同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百度百科--“三同时”制度。
1、党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3、“三会一课”: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党课 4、“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5、基层党建“5+1”工程:农牧区实施“领头雁”工程、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实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国有企业围绕实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工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双覆盖”工程、离退休党支部开展“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6、农牧民“三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 7、“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8、双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 9、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双覆盖工程”: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10、**员“五带头”: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11、农牧区党员“五带头三培养”:农牧区党员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 12、“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级联述”,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三级联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三级联考”,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3、村级活动场所“八有”: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领袖像、有国旗 14、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技能;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 15、党员远程教育“三薄一册”:登记簿、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簿,党员干部点名册 16、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17、村(居)干部“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保障 18、文建明工作法(即:乡镇党委“3+2”工作法)内容:三制(即: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三定(即:定岗、定员、定酬),三教育(即:党员党性教育、干部受教育、群众“十好”教育八两下),两集中(即: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9、“三级联创”:创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20、国有企业“四强四忧”活动: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议优 21、非公有制党建“双强,六好”: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
22、基层党员“双育”计划:基层党员增强党性和能力提高 23、“五评”法:党员自评、支部互评、领导点评、县委点评、群众测评 24、“十星模范村”:爱党爱国星、民族团结星、勤劳致富星、特色经济星、管理民主星、重教尚文星、环境美化星、遵纪守法星、平安和谐星、先锋模范星 25、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26、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做优秀**员 27、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 28、“失联”党员:流出后不知去向,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与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 29、“口袋”党员: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处,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党员 30、“流动”党员: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31、“两代表一委员”:(中央)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32、基层党组织任期:2—3年,3—5年 33、脱贫攻坚“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4、“十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结对帮扶脱贫一批、金融惠农脱贫一批、培训转移脱贫一批、就业援助脱贫一批、城乡带动脱贫一批 35、“十个到位”:政策保障到位、资金投入到位、产业带动到位、项目安排到位、民生服务到位、社会帮扶到位、援藏支持到位、群众参与到位、收入分配到位、机制创新到位 3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
党建三联三互是部队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开展三联三互,即以组织联建、经验互学,形象联树、结对互帮,发展联动、融合互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
军地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促活动,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益探索,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积极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拓展。
一是坚持组织联建、经验互学,夯实一线战斗堡垒。
二是坚持形象联树、结对互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坚持发展联动、融合互促,推动军地各项建设。
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定期过好组织生活,落实民主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评选表彰先进等。具体内涵是: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适应基层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的变化,规范党组织与经济、行政、自治组织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新建小区的党建工作。
――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