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晓颖 通讯员胡青松)天色渐暗,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仁山坪社区,“工会驿站”的灯箱标识在街角格外醒目。外卖配送员邓斌停稳电瓶车,走向驿站门口熟练地轻刷门禁卡。接一杯温水,将晚餐放进微波炉加热,再给手机插上充电线……几个动作后,邓斌坐下长长舒了口气,“以前过了下午,想找个能歇脚、喝口热水的地方太难了。现在不管多晚,只要路过这里,随时能进来喘口气、充充电,太方便了。”
邓斌口中的这处“避风港”,正是吉州区总工会全新升级打造的24小时智能化驿站。驿站借助智能电子门禁系统,实现了全天候“不打烊”服务,精准切中户外劳动者最迫切的“休息难、充电难、如厕难”等痛点。
这是吉安市总工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缩影。吉安市总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打造“三点带三新”工作模式,即以“党工共建”为切入点,构建“新”格局;以凝心聚力为着眼点,履行“新”责任;以关心关爱为根本点,服务“新”群体。
近年来,吉安市总联合市委两新工委、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单位建立了党建带工建联动机制,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制定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 工建服务党建”年度工作安排,定期对接信息,协商处置问题,全面构建了“社会工作部+工会”常态会商、协调联动工作格局。
着力做好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打造省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 工建服务党建”示范点15个,今年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劳模工匠宣讲、职工主题阅读、文艺下基层等各类活动150余场次。
在建会入会方面,吉安市总按照“抓总部带全网、抓龙头带全链”工作思路,推动10家头部平台企业在吉分支机构建会9家。同时,采取指导建、联合建、带动建、共同建、重点建、兜底建等六种建会模式,建强“小三级”工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会210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3万人。
为强化关心关爱,吉安市总构建全方位的维权体系,积极发挥工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和优势,运行完善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和“三师一室”维权服务平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71场次,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6000余人次。打造广覆盖的服务阵地,高标准建设园区职工之家8家,乡镇(街道)、村(社区)职工活动场所180家,省级司机之家1个,工会驿站312家。
吉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带工建 工建服务党建”机制,强化建会入会,做实维权服务,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