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参加这次光影研学营,让我对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有了全新的理解。最初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技术学习,没想到却成为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特别难忘那些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克技术难题的时刻,当代码最终成功驱动光影变幻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来自上海中学东校的王鑫凯如是感叹。
营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分组思考创作
过去一周,他与近百名高中生参与了“上海国际光影节青少年人工智能光影实践活动”。8月3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举行的结营仪式上,他所在的第七组创作的作品《心火》凭借独特的创意和亮眼的技术呈现收获了一等奖。
“上海国际光影节青少年人工智能光影实践活动”是2025年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前哨战”,主题为“温暖的城市灯光”,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承办,汇聚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上海市照明学会、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十余家高校与机构资源,得到DeepSeek、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碧甫照明、箭巡空中传媒(苍穹科技)、上海公用事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业支持,多方协力构建起坚实的“政产学研”协同平台。
活动共分“研学-征集-展出”三大板块,本次研学活动是第一阶段。为期7天的研学期间,营员们在各行业专家、团队的授课和指导下,从无人机、灯光艺术装置、灯光艺术投影、魔方屏、建筑景观照明五个方向出发开展跨界学习。他们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室中自由挥洒创意,灵活应用DeepSeek AI智能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图像生成工具,Soundraw等音频生成工具,Blender、SketchUp、Unity等三维建模及渲染工具,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光影设计相结合,以丰富多样的创作成果展现光影艺术之美。
上海公用事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为营员们介绍城市景观照明集中控制技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本次研学活动的主要协办方,作为牵头人的林怡教授全程见证了营员们的成长:“我们依托学院的专业设备和几所高校的师资力量等各种资源,特别为高中生设计了阶梯式学习路径,虽然最终聚焦光影作品,但更重要的是打开视野、开拓思维,让同学们从不同领域汲取灵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林怡指导灯光智慧控制相关知识
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陶震透露,举办该活动,是受到2024年上海首届国际光影节期间光明中学校园里上演的一场光影秀启发。这场点亮百年教学楼的光影秀,从最初创意到过程实施、最终落地,都有光明学子参与其中。“这让我们感觉到各方创意的潜力巨大,希望上海国际光影节成为大家自我表达的舞台,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这场研学,教会我的不仅是AI软件的操作技巧,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用光影记录故事,用科技放大温情,用团队凝聚力量。”“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科技和艺术能这样结合——冷冰冰的代码背后,藏着打动人心的温度。”“可当便利贴上歪歪扭扭的创意被选进方案,我才相信天马行空不是错,稚嫩的想象最珍贵。”“在算法与楼宇的交织中,我触摸到智能赋予建筑的脉搏”……在结营仪式上,营员们分组进行成果展示,专家组成员频频点赞。
结营仪式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关注自己更多,但短短几天接触下来,包括作品的选题,导师们切身感受到高中生对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注。“我觉得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营员们的技术能力,他们中大概有1/3的人,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平。以第七组作品《心火》为例,这是一个基于立方体显示屏的沉浸式人工智能互动艺术装置,在待机时呈现为一个对环境(如吹气)有基础反应的“原始火种”,当用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连接后,它将“进化”为一个可由用户控制、并能与用户声音产生共鸣的“光影精灵”。为实现从物理互动到情感陪伴的体验,装置综合应用了Unity引擎、WebSocket、APP控制等多项技术。“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创意对于光影节创作也有启发,成人思维容易固化,学子们的敏锐感知提供了新鲜的视野和维度。”
“这个活动的价值并不在于比赛,而是让同学们的实践有机会落地。”据箭巡空中传媒(苍穹科技)CEO刘俊介绍,仅第四组10个人就出了3组作品,通过亲自上手,营员们对无人机编程、3D模拟、低空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事实上,统计数据表明,无人机灯光秀对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重庆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自今年4月启动无人机灯光秀以来,常态化展演(每周六及节假日)吸引超过120万人次现场观看,线上传播超过5.3亿次,南滨路等重点区域餐饮满客率超过70%,酒店入住率超过80%,部分餐饮营业额提升近八成。“这次活动最激励同学们的,是他们的作品有可能在光影节期间通过技术手段在黄浦江的上空得以展示。”
营员至箭巡空中传媒<苍穹科技>公司学习无人机相关知识
据透露,研学营结束后,营员们将继续进行深化设计,活动组织方将选取优秀创作成果转化为光影艺术作品,于今年秋天的上海国际光影节上,在黄浦滨江中央科创园区等光影节核心场地公开展示,部分作品更有望升级为城市永久夜景地标。今后,黄浦区将继续深耕光影艺术“政产学研”协同平台,借助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力量,构建更加成熟的“高校-中学”联动培育机制,帮助更多青少年将创意巧思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及动力,将人民城市理念落实落细。
原标题:《科艺融合迸发创意,上海国际光影节以面向青少年的研学开启“前哨战”》
栏目主编:李婷
来源:作者:文汇报 孙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