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OFWEEKLY)
本期导读:
300亿央企母基金落地。
作者|FOFWEEKLY
300亿“国家队”母基金正式启航。
300亿央企母基金落地
最新进展。
7月24日,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备案,标志着这只首批央企创投母基金从筹备阶段进入实质性投资运作新周期。
作为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牵头,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形成“央企资本+产业龙头+地方资源”的多元协同架构。
该母基金旨在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先行示范作用,充分运用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致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
在投资领方向上,该基金明确聚焦“硬科技”投资主航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通过“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的组合策略,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投资链条。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耐心资本”属性。据介绍,基金期限设计为15年,将通过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发力,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同时,基金力争瞄准央企未来3至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核心技术需求,前瞻布局具有颠覆性技术、原创性引领性强的前沿科技公司。
这两年,“耐心资本”成为是行业关注焦点,政策东风之下,央企创投基金密集落地,以超长周期设计直击科技创新“死亡谷”痛点。
今年1月18日,中国国新联合多家央企和地方国资共同设立国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同样践行15年的长期投资理念;7月11日,中国诚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7月24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有限合伙)注册成立。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长达15年超长存续周期,无疑为行业带来耐心活水。
政策松绑,市场回暖
2025年已经过半,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暖意,多项关键指标呈现积极回升态势。
一方面LP出资回暖,据FOFWEEKLY数据显示,2025年6月,产业型 LP 出资活跃度环比提升 14%,其中非上市公司表现尤为突出,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 17%,位居各类型 LP 增幅首位。
另一方面,基金备案也有提升。据统计,今年 3 - 5 月新基金备案数量和规模同比均有增长,6月新备案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计409只,环比上升20.65%,较去年同期增加61.02%,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47只,创业投资基金262只,市场环境的向好增强了机构 LP 的信心,促使更多投资者积极地参与投资。
与此同时,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为复苏注入强心剂。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两份征求意见稿,直指行业痛点,其中《指引》指出,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等。
地方创投改革也同步破冰,据我们观察,近期天津、四川、湖北、上海等地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松绑提出多项举措,通过淡化返投约束、取消单项目问责等举措,为GP卸下“枷锁”,重构“敢投愿投”的制度环境,为GP带来活水,为硬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弹药”。
此外,今年越来越多政府引导基金也正通过机制创新重塑 “长钱” 生态,据FOFWEEKLY观察,洛阳天使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江苏扬州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丰县母基金、国新创投基金等多只母基金存续期均明确为15年,或更高达20年。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多地国资LP决策速度也有明显提升。日前,多地母基金向我们表示今年决策效率很高,大规模接触GP中。
根据FOFWEEKLY最新发布的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活跃指数,上半年市场综合指数回升,市场已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
2025年,伴随着政策暖风叠加技术变革的,一级市场呈现出新的热情。
结语
当政策松绑释放制度红利”与“国有资本提供耐心活水”形成的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热度。随着政府投资基金从考核机制到容错设计的系统性改革深化,将推动创投生态迈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