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攻坚突破
□本报评论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月29日,成都举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其中,研究部署“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以创新创造释放发展潜力的城市攻坚,是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的关键之举。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城市的发展动能既源于“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基业长青,也在于“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活力迸发。一个被实践反复证明的事实是——哪里创新推进快、开放力度大、服务体验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哪座城市营商环境好、产业生态优,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取得优势。
今年,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深圳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方案……同所有锚定一流营商环境的城市一样,成都深知,打造与当前经济发展体量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开放思维、包容心态与服务意识,更需要一条条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坚定不移地落实。
2024年以来,成都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统筹推进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创设运行24个政企工作联络群,搭建“民企之声”线上助企通道,畅通全渠道响应机制,构建政企沟通交流新常态……
梳理一系列的行动,一个导向分外鲜明——只有把办公室搬出机关、搬向基层、搬到一线,把企业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确保听到企业的真实声音,找准企业的真实问题,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才能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企业。
久久为功,成都优化营商环境,正更加精准高效。依托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科创贷、积分贷、人才贷等产品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今年2月,成都全面推行涉企“一码检查”,既提升了监管检查效率,又降低了企业负担……
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08.2亿元,同比增长5.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13.2%。持续活跃的民间投资,是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充分认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类企业在蓉投资兴业。
经济质效提升的背后,是坚持问题导向的主动意识、“到一线去”的工作方式、“立说立行”的干事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始终和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成都全市党员干部的强烈共识。
对于成都来说,最能够回报市场主体期待的方式,就是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真正让环境有支持、人才有支撑、生态有保障、产品有市场。
一件一件的实事、一点一滴的改变,为的是这片土地上投资兴业的一切市场主体都能拥有始终如一的发展条件,都能获得成长壮大的丰富机遇。这也将反过来激发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经济动能持续澎湃,让城市与企业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上一篇:上海国资国企优选债券指数发布
下一篇:一路闯关 双胎早产儿顺利出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