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8月3日讯 (记者 阿妮尔)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截至7月底,今年呼和浩特航空口岸进出口快件总量达到100万件、货值2.6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为内蒙古跨境贸易的发展与国际物流网络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夏日时节,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的国际快件监管现场,传送带不停运转,一个个包裹在智能设备的精准扫描下有序通过。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类设备,对快件进行细致的查验和分拣。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国际快件完成通关手续,奔赴全国各地。
为更好地服务跨境快件业务,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聚焦快件业务“小、快、灵”的特点,推行“预约通关”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物流安排提前申报,海关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确保快件随时到港、随时查验、随时放行,有效减少了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同时,推广“快放模式”改革,进一步简化了快件通关流程,缩短了企业通关时间。
“今年我们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订单稳定,仅7月份收到的订单量就达到了10万票左右。”内蒙古鸿诚邮政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孟令远告诉记者,公司选择呼和浩特航空口岸开展国际快件进出口业务,主要是因为服务好、通关速度快、海关的支持力度大,全方位的通关保障能够让国际快件“快进快出”。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监管二科科长张晓艳介绍,在监管模式上,海关应用先进的X光机、CT机等查验设备,并结合智能审图系统,实现了对快件的高效识别与精准布控。尤其是智能审图系统凭借其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能够快速判断快件内物品的性质和风险等级,对中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监管,对低风险快件则快速放行,在保障国门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