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通讯员 俞江凤 程瑶
毕业季,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第20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小满节气中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艺术节以“气盈万象 律动青春”为主题,从春分至小满,历时两个月,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深度融合,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集文化熏陶、艺术展示、学科融合于一体的视听盛宴。
序曲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在这昼夜平分、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一场以“气盈万象 律动青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拉开序幕。活动以传统文化体验为切入点,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迎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艺术盛会。
会徽亮相,文化交融。开幕式上,本届艺术节会徽正式亮相。该会徽由校党委书记宋凯与设计者共同揭晓,以“春分”为核心元素,巧妙融合校园文化独特魅力。会徽中心的春分符号,线条简洁流畅,精准地象征着昼夜平分,传递出和谐与希望的深刻寓意。环绕其周围的花朵和绿叶,造型逼真、色彩鲜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一会徽定格春意的美好瞬间,完美诠释了“气盈万象,律动青春”的主题。
文艺演出,诗舞颂春。文艺表演环节精彩纷呈,为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春分赋》的舞者们用裙摆勾勒春的气息,以步伐诠释春的温柔,凭身姿展现春的曼妙。身穿哪吒玩偶服的校健美操队带来活泼可爱的健身操《哪吒三太子》。伴随着轻快的旋律,少年们用轻松有趣的表演展现自己的个性,演绎出昂扬向上的青春。表演《春韵节气长歌》的同学们用深情的朗诵带领观众漫步于春日的田野,感受春的气息,体会“气盈万象”的春之意蕴。
正曲
从清明到立夏,艺术节“气盈万象 律动青春”篇章持续焕发生命力。在这个阶段,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上演,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青春风采与创造力。
内容多元,全员参与。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学校围绕文化和艺术两大核心主题,精心打造了“我行我仪”“走进名师”“学科文化”“闪亮青春”“异域风情”“艺海拾贝”“教师风采”“他山之石”八大板块,精心策划了5项集体比赛项目与7项个人比赛项目。师生们携手走上竞技舞台,参与人数众多,涵盖书画、摄影、舞蹈、合唱、诵读、器乐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各学科文化竞赛,众多班级和师生脱颖而出。
非遗展区,精彩纷呈。非遗元素的融入成为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大亮点:簪花、团扇、折扇、琉璃花灯等非遗元素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走进了校园,成为学生手中灵动的艺术品。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与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热情。
跨学科融合,创意无限。学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举行各学科文化类活动。涵盖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从数学组“指尖魔方,玩转三维世界”竞赛到历史组“故土匠心,文创臻品”手工作品活动,从地理组“山河绮梦绘,祖国在心中”的中国地形图绘制比赛到政治组以“画笔绘政治,文字写时代”政治创意投稿比赛……学生们在熏陶中点燃学习热情,在竞赛中提升素养,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智慧风采与团队精神。
终章
至小满节气,艺术节迎来了“凌霄有信 小满真好”收官盛典。闭幕式在恢弘的管乐合奏《世界赠予我的》旋律中开场,曲目选取兼具国际视野和青春气息。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了师生们的卓越才艺与蓬勃朝气。
青春能量,文化传承。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将青春的能量注入文化传承,打破舞台表演的单一模式,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同时让传统文化成为校园里青春的密码。以各种艺术形式挖掘文化根脉,彰显青春创新力,在校园里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场域。
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学校通过打造沉浸式校园文化体验,突破学科壁垒,推出“学科文化,创意活动”“经典演绎,问道古今”等跨界项目,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努力将美学理念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
从春分到小满,这场艺术节,以节气为脉、以文化为魂,让校园成为美育的殿堂。它不仅镌刻下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学子的青春印记,更见证了“艺术即生活,传统即未来”的教育真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文化与美育的协同育人机制,让艺术节成为滋养青春、传承文化、培育新人的可持续性教育实践平台。
期待来年,再赴这场与时光的诗意对话!
上一篇:无锡首届船菜文化节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