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小儿三伏贴。通讯员供图
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孩子总是挤眉弄眼、眼干眼涩;炎炎夏日感冒缠身头重脚轻,汗流浃背却不敢开空调;怀胎十月的艰辛换来了新生的喜悦,却也悄悄为母亲留下了难以言说的遗憾……近日,玄武区妇幼保健所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巧妙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妇幼保健专长,创新推出一系列健康服务项目,关心关爱全生命周期健康。
中医穴位按摩
守护清晰“视”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健康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儿童过重的学习用眼负担、长时间近距离视物、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往往使视力过早出现诸多问题,比如眼睛干涩、红肿、疲劳、视物不清等眼部症状。
为此,玄武区妇保所针对眼病筛查特设眼科专科门诊及眼科中医保健门诊,除开展屈光筛查、眼生物学参数检查等项目的眼病筛查外,还根据每个人的眼睛情况定制个性化的眼部保健方案,
中医认为,眼周经络密布,眼睛与五脏六腑之精气、脑均有密切关系。除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时给双眼进行科学规范的推拿按摩,是非常有益于眼部的保健方法,通过眼部穴位按摩,起到通络止痛、醒脑开窍的作用,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减轻眼部疲劳感,淡化黑眼圈,大大减少近视、干眼症等疾病的发生,并能有效预防弱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小儿推拿
指尖上的清凉药方
炎夏如蒸笼,蝉鸣聒噪。您为孩子备齐了防晒霜、驱蚊液,却可能忽略了一个悄然逼近的“隐形敌人”——暑邪感冒。这种感冒带来的不是单纯的鼻塞头痛,而是头重如裹湿布,四肢酸沉乏力,胃里翻江倒海毫无食欲,喉咙干渴却咽不下饭,低烧缠绵如影随形,舌苔白腻而舌质暗红……这种内外交困的黏腻感,正是暑湿病邪内外夹击的明证。
该所中医师周丹丹表示,暑邪感冒,本质是热与湿的“狼狈为奸”,关键在清暑热、化湿浊,开表透邪。为此,区妇保所针对儿童暑期保健,推出中医小儿推拿特色项目。她介绍,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气血经络流通,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0—6岁的儿童发育迅速,但身体各个系统均未发育完整,是抵抗力最为薄弱的阶段,容易反复生病。而小儿推拿不仅可以提高儿童机体各项功能,缓解、解除小儿病痛,还能增强儿童免疫力,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正常、食欲旺盛、发育良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关爱盆底
预防“社交癌”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你的盆底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生完孩子后,经常感觉阴道有坠物脱出;打个喷嚏就漏尿,出门在外不敢大笑;蔬菜水果没少吃,蹲坑依旧很痛苦,这些难言之隐困扰着无数的产后妈妈。
“这些情况的出现跟盆底肌的损伤息息相关。”妇科蔡永珠主任表示,不仅仅是产妇,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们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发生盆底肌问题,一旦松弛或受损,漏尿、便秘、器官脱垂、性交痛等问题就会找上门。
“不管什么样的盆底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非常关键。”她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区妇保所盆底康复治疗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新手妈妈。
产后康复的最佳时间为产后42天到产后三个月,医生针对不同患者采用模板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强化训练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同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贴约起来
日前,南京开启三伏天模式,今年三伏共计30天,初伏从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是8月9日至8月18日。区妇保所三伏贴也迎来高峰期。
中医科医生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侵。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理气、祛寒除湿的效果。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治病、强身双重功效。
“冬病夏治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即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三伏贴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三伏贴的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周丹丹说。
通讯员 汤严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